1871年秋冬時節,在保定直隸總督府,48歲的李鴻章拍下這張照片。 這是李鴻章早期照片之一,他頭戴暖帽,身穿常服,胸掛朝珠,腳蹬官靴。李鴻章一米八三的個頭,看上去英俊帥氣,早年他創辦了淮軍,創建北洋艦隊,推行洋務運動,深得慈禧太后的賞識,被授予太子太保,北洋大臣。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他吐血而亡,后人對他的一生褒貶不一。 1910年,孫中山先生原配夫人盧慕貞與兒子孫科,女兒孫娫、孫婉合影。 這是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拉著兩個小孫子孫治平、孫治強外出散步時的照片。 1910年冬天,24歲的蔣介石,在日本高田第13師團野炮兵第19聯隊入伍時留影。 這是1922年,馮玉祥和老婆孩子在廣州的一張罕見照片,他左手邊的婦女是他的第一任夫人劉德貞,前面兩個小孩是劉德貞所生的兒子——馮洪國和馮洪志。 1928年,馮玉祥與蔣介石在河南鄭州合影。 這張照片估計很少有人見過,馮玉祥被稱為“布衣將軍”,他高大威猛,身高一米九,蔣介石和他站在一起,顯得很弱小。此時,北伐革命已經取得成功,對于軍隊的領導權,馮玉祥與蔣介石有著不同的意見。雙方火藥味十足,戰爭隨時可能爆發,這一點從兩人站的距離也能看得出來。之后的中原大戰,蔣介石在張學良的參與下打敗了馮玉祥,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專列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成重傷,送回沈陽后,于當日死去。 圖為葬禮上扎起的巨大紙人,兩排奉系軍官列隊站在靈棚之前。 1928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三位把兄弟的珍貴合影。 此時三人實力相當,都掌握著幾十萬兵馬,雄霸一方。他們三人之所以能夠坐在一起,完全是出于利益,共同對付奉系軍閥張作霖。 杜月笙在民國時期,是上海有頭有臉的黑幫頭子,他因為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清算,在1949年帶著家人出逃到中國香港。這張照片是杜月笙晚年與家人的合影,兩個老婆坐在身邊,也算是安度晚年了。坐在左邊的女子,是杜月笙第五個老婆孟小冬,她以前是有名的京劇演員。右邊略胖一點的是姚玉蘭,她是杜月笙的第四個老婆,之前也是唱戲的。 這張照片是毛主席1929年留下的唯一照片,80年后才被發現,當地的博物館都想要。左起:朱良才,譚政,毛澤東,陳毅。 據朱良才的兒子朱新春,女兒朱小秋介紹,這張照片是父親從龍巖寄回老家湖南汝城的。當時,老家人怕被民團搜到,就把它裱在中堂壁板上,2009年翻修老屋時才偶然發現。 1947年,閻錫山與家人的合影。與他同坐的是二夫人徐蘭森,后排從右至左依次為五子閻志惠,孫女閻樹榕,四兒媳裴彬和四子閻志敏。 1938年,武漢。右起:周恩來,秦邦憲,王明,葉劍英在八路軍辦事處門前合影。 1939年12月1日,毛澤東在延安參加白求恩悼念會,不久,親自撰寫并發表了《紀念白求恩》一文。 1940年,115師師長林彪赴蘇聯療傷,在莫斯科身著黑西服白襯衫,打著領帶與李天佑合影。這是很少見的林彪穿西裝的照片。 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慶談判,蔣介石舉辦酒宴招待毛主席與周恩來,但無論蔣介石等人如何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都是很有禮貌地舉杯,象征性地把酒杯送到唇邊,然后全部由周恩來代飲。 1945年8月18日,赫爾利,張治中前往延安,迎接毛澤東主席搭乘專機赴重慶談判。 1948年,革命烈士王孝和英勇就義前,留下了令人難忘的最后一面。 1948年,日本軍國主義代表人物、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在巢鴨監獄被絞死前,吃最后一頓飯。牛排、咖啡、面包、奶油,從不吸煙的他,飯后點燃一支“萬事得”香煙。這個臭名昭著的惡魔死后的尸體上竟然淚流滿面,他不是后悔自己的罪行,而是被嚇哭的! 百萬雄獅過大江,進入南京后,戰士們席地而坐在路邊休息。站在旁邊的南京市民,看著這些紀律嚴明的解放軍,心里充滿了敬意。 1912年,年僅1歲的錢學森被父親錢均夫抱著拍下的照片。 這是年輕的薄一波和父親薄昌福的照片。 1923年,宋慶齡和孫中山在廣州宅邸的珍貴照片,宋慶齡30歲,孫中山57歲。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0日)字達朝,廣州南海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工學家,工程管理學家和工程法規專家,中國鐵路事業的開拓者,中國近代科技事業的先驅。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詹天佑12歲就留學美國,后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回國后主持設計了很多現在仍在使用的鐵路,1919年去世時,年僅58歲。 1930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和喜劇大師卓別林的珍貴合影。1930年,梅蘭芳劇團到美國6大城市訪問演出時,在洛杉磯專門為導演,明星,著名藝術家安排的一次宴會上,梅蘭芳與卓別林兩位大師相會。 同一張蔣介石和宋美齡用餐時的照片,一說是1941年,一說是1946年,看他們兩位像是邊吃邊說著什么高興的事情。 1946年,南京黃浦路官邸(憩廬)之內,蔣介石與宋美齡擺拍的一張照片。 1941年,宋美齡與宋子文合影。 1949年,蔣經國夫婦和蔣緯國夫婦在杭州留下了這張合影。 令人不解的是,他們的站位似乎有問題,蔣經國為什么沒和夫人蔣方良站在一起,卻站到了弟媳旁邊了呢? 1945年,王明與妻子孟慶樹、兒子王丹芝在一起的合影。 1949年初,文化界朋友來到位于香港淺水灣的蕭紅墓前。左起:丁聰,張駿祥,吳祖光,夏衍,張瑞芳,白楊,曹禺,沈寧,葉以群,周而復,陽翰笙。 1948年,毛岸英開車去火車站接妹妹李敏,兄妹倆在汽車旁拍照留念。 1949年,毛岸英作為周總理的俄語翻譯,與來訪的蘇聯人員握手。 1950年2月,蘇聯女經濟學碩士瑪卡洛娃來中國訪問,毛岸英親自為她做翻譯。瑪卡洛娃女士同毛岸英以及幾位工作人員在一起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照片,后排右一是毛岸英。 1933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在上海的魯迅去春陽照相館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1956年10月14日,魯迅先生遷葬儀式上,柯慶施、茅盾、許廣平、宋慶齡、巴金等10人扶靈。棺槨上覆蓋著重新制作的“民族魂”紅緞黑字的錦旗,魯迅被譽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曾創作了大量反帝反封建小說,試圖喚醒國人。 附注:魯迅,1936年10月19日去世,年僅55歲,10月22日,成千上萬的人們趕來為魯迅先生送葬。宋慶齡,沈鈞儒將一面繡著“民族魂”三個大字的白綢旗子覆蓋在魯迅先生的靈柩上,隨后,被安葬于萬國公募。 王康年(1924年—1953年2月28日)浙江杭州人,原上海大康藥房經理。抗美援朝期間,他膽大妄為的用虛假合同,騙取志愿軍某部巨額醫藥款,用黑心棉做成戰地救急包,用玉米面參兌過期藥,冒充止痛藥發往前線,使無數志愿軍傷員因感染而丟了性命。1953年2月28日,王康年被捕后被判處了死刑。 這張照片拍攝于1937年陜北延安,毛主席雙手叉腰,面色沉靜,一股凜然正氣之色。張國燾雙手背后,略帶微笑,斜看前方,給人一種難以琢磨之色。 1927年4月28日,她和李大釗一同走上絞刑架。目睹了李大釗第一個蹬上絞刑架被殺害時,她低下了頭。劊子手以為這個柔弱女子害怕了,便走到她身邊,想再勸降她。她猛地抬起頭,眼神像一把利劍刺向劊子手。 她叫張挹蘭,出生清朝晚期的書香世家,1922年考上北京大學預科班,在大學期間接觸到李大釗,并受李大釗的教育和影響,開始投身革命運動,創辦了婦女刊物《婦女之友》,號召全國婦女勇敢地參加救國運動。1927年她和李大釗等人不幸被捕,而張挹蘭是唯一的女性,敵人對她嚴刑拷打,她始終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守口如瓶沒有吐露任何信息。這一天,張挹蘭和李大釗等20名烈士被押赴刑場,犧牲時年僅34歲。 照片拍攝于1942年8月1日的延安,120師師長46歲的賀龍和26歲的薛明喜結良緣。 1948年西柏坡,新婚不久的劉少奇和王光美,照片中兩個孩子是劉少奇和前妻所生,劉少奇摟抱著的小男孩叫劉允真,小女孩叫劉濤。 1959年12月,溥儀被特赦時的畫面,他的臉上充滿了復雜的表情。 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竟然成為第一個被特赦的戰犯。他曾經做過皇帝,也做過日本人的傀儡。但是在日本投降后,溥儀積極接受改造,認真反省以前犯下的罪行,得到了改過的機會。溥儀被特赦之后,成為了新中國的公民,他還與做護士的李淑賢組成了家庭。 194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女兒李林舉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并拍下了一張全家福。一家四口,三位院士,李四光女婿鄒承魯的顏值不輸于今天的小鮮肉,帥哥一位! 1949年,錢學森與蔣英在美國伊薩卡島一個峽谷前的合影,這是錢學森和蔣英在康奈爾大學的朋友拍攝的。
照片上這兩位,左邊是鄧華,曾任中國人民志愿軍代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授上將軍銜;右邊是劉亞樓,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1955年授上將軍銜。 兩人這張照片拍攝于1960年,當時鄧華受彭總之事牽連,從部隊轉業到四川任副省長,臨行劉亞樓去送行。兩人同歲,在長期革命戰爭年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拍照時都是50歲。 這張照片拍攝于1954年10月1日的國慶節這一天,七位開國將軍在天安門城樓留下來這張珍貴的合影!此時的部隊還沒有換裝和授銜,他們依然還穿著“五零式”軍裝。 這七位將軍從左至右分別為:黃永勝(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陳賡(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鄧華(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李克農(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劉亞樓(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宋時輪(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賴傳珠(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 1953年2月23日,毛主席視察南京期間專程到紫金山拜謁中山陵,這也是毛主席平生唯一一次謁陵。左起:楊尚昆(中辦主任),羅瑞卿(公安部長),張愛萍(華東軍區參謀長),毛澤東,陳毅(華東軍區司令員),潘漢年(上海市副市長),陳丕顯(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共上海市委第四書記),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圣。 1957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各自攜妻子來參加頒獎儀式,留下了這張合影(左為楊振寧夫婦)。 1958年,在郭沫若和吳晗的堅決要求下,國家同意進行對萬歷皇帝陵墓的挖掘。在打開棺材后,萬歷皇帝的龍袍接觸到空氣后逐漸變黑,一些珍貴的文物也因此受到了損毀,自那時起,國家再也沒有主動進行對帝王墓的發掘。 上世紀60年代,粟裕大將一家參觀韶山毛主席故居時的留影。 據稱這是馮喆生前的最后一張照片,在四川成都的一個小茶館里所拍。曾經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風流倜儻的美男子,此時孤零零的一個人坐在茶館里。憂郁的眼神透露出的是無奈,悲觀和迷茫,略顯消瘦的他,氣質與藝術巔峰時期的他大相徑庭。那個特殊年代及家庭婚姻的不幸,斷送了這位電影藝術家年僅49歲的生命。他是《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偵查員王煉、《鐵道游擊隊》中的政委李正、《桃花扇》中的候朝宗,是廣大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男神”! 1962年,張學良與趙四小姐,兒媳陳淑貞,孫子張居信合影。 1966年4月13日,由侯寶林帶隊,中央廣播說唱團的幾位相聲演員,坐火車去上海鳳凰自行車廠體驗生活。計劃和工人同吃同住三個月,創編新節目。這是五月的一天,他們去上海動物園參觀時拍攝的照片。左起:劉寶瑞,侯寶林,趙連甲,郭全寶,馬季。沒想到一個月后,運動爆發,侯寶林等人提前返回北京,這場運動改變了照片中所有人的人生軌跡。 1966年4月,成都,賀龍元帥和夫人薛明的最后一張合影,他們倆在1942年8月1日結為革命夫妻,風風雨雨一起走過了27年。1969年6月9日,處于長期監禁中的賀龍元帥與世長辭,時年74歲。 1966年國慶節,錢學森、鄧稼先、朱光亞三位新中國的脊梁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合影。 1966年,北京,共和國的締造者,走上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 70年代,毛遠新在沈陽任職,這是毛遠新和陳錫聯的一張珍貴合影照片。兩人同在沈陽軍區,陳錫聯是司令員,毛遠新擔任政委! 上世紀60年代,林彪夫婦在廣東佛山市“靈應”牌坊前的合影。 1967年,江青在紅衛兵大會上講話,周總理陷入沉思。 原大寨黨支部書記郭鳳蓮(前排左三)與當年大寨村的鐵姑娘們在一起合影,如今她們都是70多歲的人了,她們都是當年“鐵姑娘隊”的成員。 1962年2月,著名相聲演員侯寶林(左)劉寶瑞(中)馬季(右)在中央電視主辦的《笑的晚會》上,三人合演《扒馬褂》。 1975年秋,錢學森和陳永貴等人在大寨的合影。陳永貴身后為錢學森院士,后排右一為毛主席長女李敏,前排右一為李敏的丈夫孔令華。 這張照片拍攝時間不詳,但從手拿“紅寶書”的動作來看,應該是60年代末期。她們都穿著經典的65式軍裝,洋溢著那個時代的獨特風貌。 江青和葉群的這張照片還頭一次見,兩側的女兵不知叫什么名字,推測應該是二位隨行的工作人員。 1971年6月5日,周總理陪同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參觀南京長江大橋時的情景。前排左三許世友,左四齊奧塞斯庫,左五齊奧塞斯庫夫人埃列娜。前排右二王秀珍,右三張春橋。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中國臺灣去世,享年87歲 1975年,革命樣板戲《杜鵑山》《紅燈記》《沙家浜》劇組深入基層,為百姓演出。他們穿著樸素,素面朝天,和普通老百姓沒啥兩樣,但精湛的表演贏得老百姓的交口稱贊。畫面上浩亮(錢浩梁)正在演唱紅燈記選段,身后站著楊春霞、于會泳。 這是44歲的劉思齊再婚后攜3個孩子和家人合影。毛岸英犧牲12年后,劉思齊在毛主席的催婚下和楊茂之結合。姐妹仨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母親張文秋了卻了一樁心事。 圖:1974年,母女三人和孩子們合影。前排左起:楊密(劉思齊之女),楊小英(劉思齊之子),張文秋,毛新宇,楊冬梅(劉思齊之女),后排左起:小妹張少林,張少林丈夫李天策,劉思齊,大妹邵華。吳宇森 1969年,林彪與軍隊干部合影留念。 葉群與“四大金剛”夫婦合影。前排左起:董其采,胡敏,葉群,吳法憲,項輝方,陳綏圻。后排左起:李作鵬,黃永勝,邱會作。吳法憲夫人陳綏圻,李作鵬夫人董其采,邱會作夫人胡敏,都被開除黨籍,唯獨黃永勝夫人項輝方未被開除黨籍。 空軍第三十四師副政委,256號專機機長潘景寅在山海關拍攝的一張照片。潘景寅1929年1月出生,30歲時經熟人介紹,與正在北大護校上學的孫祥凝結婚。婚后育有三個子女,女兒潘鷥,潘鷺,兒子潘鵬,名字是潘景寅給起的,都有飛的含義。1971年9月13日,潘景寅執行飛行任務,因突發意外,駕機野外迫降失敗,不幸罹難。 潘景寅、孔祥凝夫婦合照。 2017年,林豆豆丈夫張清霖跨越千里,到蒙古國祭奠岳父母。 1991年元旦,林豆豆和丈夫張清霖,及林立果的未婚妻張寧在一起的合影。 2021年,林豆豆和潘景寅女兒潘鷺等人的合影。 1963年,鐘南山院士與妻子李少芬的結婚照。一個是著名醫學專家,一個是國家級籃球運動員。 1957年,演員方化一家人在長影廠的全家福。 張秉貴(1918年12月—1987年9月18日)工作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糖果組售貨員,曾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特級售貨員,全國勞動模范稱號,被譽為新中國商業戰線的一面旗幟。 1962年,上影演員劇團在青島演出時的合影。 上排左起:康泰,徐俊杰,舒適,李農,陽華。中排左起:任申,趙丹,夏天,凌之浩,高博,馮笑。下排左起:王丹鳳,李明,張瑞芳,莎莉,汪漪,鳳凰,荻梵,上官云珠。 錢學森90歲生日時和妻子、兒子、兒媳、女兒合影。 歌壇伉儷——朱逢博、施鴻鄂合影。 他們1967年結婚。2008年3月11日,施鴻鄂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4歲。朱逢博悲痛欲絕,她不忍將丈夫入土,將骨灰留在身邊,終日相伴。朱逢博如今已經87歲高齡,生活簡簡單單,但每當提起施鴻鄂,她的眼眶依然濕潤。 曾志,1911年4月4日出生,第一任丈夫夏明震,是夏明翰的哥哥,兩人育有一子叫石來發。第二任丈夫蔡協民,兩人育有一子蔡石紅。第三任丈夫陶鑄,兩人育有一女陶斯亮。1998年6月21日曾志逝世。 這張照片拍攝于70年代,是曾志與女兒陶斯亮、女婿張翼、兩個外孫的珍貴合影。 90年代,本山大叔帶著老婆馬麗娟和一對龍鳳胎兒子趙一楠、女兒趙珈萱(球球)在公園游玩時的合影。當年這對可愛乖巧的龍鳳胎如今都已長大成人了,本山大叔1957年10月2日生人,今年已經67歲了,讓人感嘆!回不去的那個年輕時代。 2001年,馬向東被執行死刑前一張罕見的留影。 照片中的他坐在凳子上,兩眼注視著遠方,不知是不是心里在想著后悔!12月19日,在江蘇省南京市,馬向東被一針“特別服務”送上了人生的終點站。 |
|
來自: 老友mk09qda3vs >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