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有一集寶玉讓齡官給她唱一出戲,齡官借由嗓子啞了,很冷漠地拒絕了寶玉。寶玉出去和其它姑娘吐槽,姑娘們說叫賈薔來就行。后來賈薔來了,寶玉在一旁偷看兩人互動。看到了齡官是怎樣對賈薔帶點撒嬌的埋怨,也看到了賈薔是如何耐心地對齡官的。兩個人對待彼此的方式讓寶玉感受到自己是兩者之外的,于是寶玉發生了一次“悟”,他開始念叨著我不可能讓所有人用眼淚來葬我,可能只有一個人會用眼淚來葬我,那個人是誰。 人們都說寶玉的“悟”是與其佛緣有關的,但以學過精分后的視角來看,這個“悟”只是嬰兒心理成熟的一個縮影。而這一集主要提現到的是克萊因理論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 寶玉在被齡官拒絕之前,是擁有全能感的“嬰兒”。寶玉很懼怕他的母親,他的母親看起來也不是一個給予了很多撫育的母親。所以,寶玉在母親那里受挫后,大概已經否認了他作為心理的母親,而是通過周圍的丫鬟和奶媽來繼續維持全能感。 而在被齡官拒絕后,寶玉受到了挫折,不滿也心生疑惑。在看到賈薔和齡官的互動后,在兩人和自己的三人關系中,寶玉產生了“悟”—— 即明白了自我的限制,他不再是世界的中心。這也就導致了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要求都是超過了界限的,他心生感恩;他也意識到自己不能回饋給對方什么(他只能對唯一的人好),于是心生歉意,所以寶玉開始去祭拜因自己過度要求而死的金釧。 另外,可以看到三人關系不止會讓人產生不安、嫉妒,正是由于三人關系讓個體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制,才會想要追求一對一的關系。所以反之,臨床上遇到的想追求唯一關系的個案,很可能在三人關系中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而多對一的關系,如封建時期一男多女的關系,絕對永遠不會成為一種好的關系,因為被多出來的那一方絕對會活在不安、嫉妒中。 |
|
來自: Vanilla_4w5 >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