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周易》:無成有終從王事,順應歷史以時發 《周易·坤》:六三:“含章可貞①,或從王事②,無成有終③。”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④。或從王事,知光大也⑤。” ①含:含在內也,含而不露也。章:章美,華美。可貞:就可以走上貞正之道,就能樹立起中正的品德。 ②或:或許,可能;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是不確定的,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自己不敢亂做主張的意思。或從王事:只能服從于君王的領導,在君王的領導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君王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 ③無成有終:表面上看沒有自己個人的成功,但卻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做為官員應該把自己定位為國君(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的一個螺絲釘,即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到得很大的成功,也要把它當成是君主的功勞,當成是人民的功勞。因為始終不把團體事業的成功當成自己的成功,始終不敢居功自傲,結果人人都認可他的高尚的品德,都會支持他、擁護他。這樣的人當然不會有災禍,當然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④以時發也:根據時機而采取行動。所謂的“含章”是說官員不能亂做為。正因為他不會亂作為,所以在需要有所做為時,他就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在時機來臨的時候,他能夠把握好時機。 ⑤知光大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光明的人生人方向,什么才是自己最大的利益;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什么才是自己最終的最根本的目標。 【翻譯】:坤這個事物發展到了第三個階段,其內在的思想比較正確,包含著真理,就可以占問未來的事情了(就可以把握好自己的未來,就能吉利、安全、成功)。然后就可能有機會跟著君王(跟著乾,跟著客觀規律)一起奮斗,即使沒有很大的成就(即使還不能由自己來主導客觀事物),也一樣會有好的結果。 坤這個事物發展到了第三個階段(大概相當于人類到了20到30歲的時期),之所以能夠“含章可貞”,是因為他的內在的思想比較正確,包含著真理,能夠嚴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總是能夠把握好時機。所謂的“或從王事”,指的是他知道什么才是自己人生的最光明的方向,什么才是自己最大的利益,什么才是自己最佳的前進路線。 【評析】:品《周易》:無成有終從王事,順應歷史以時發 比如:很多人因為加入到一個好的團隊,因為跟對了某一個領導而順風、順水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取得了很好的最終的結局。而要想能知道什么樣的團隊是好團隊,什么樣的領導是好的領導,則必須有正確的思想,有優良的品德,有很好的才干。 王夫之在《周易內傳校注》中講:“有位者也,其道當含晦其章美,有美則歸之于君,乃可常久而得正。或從上之事,不敢當其成功,惟奉職以終其事而已。”有地位的掌握權力的高官們的處世之道是,要讓自己的才能與智慧含而不露,讓自己的外表看起來有點晦暗,要把自己的鋒芒隱藏起來;有了功勞,有了好的事不能把它當成自己的,而要把它歸功于國君(歸功于上級,歸功于同事,歸功于百姓;國君有了功勞則要歸功于天道,歸功于人民),這樣才能長久地走在正道之上。做工作總是以上級為中心,不要自以為是,有了成績也不敢居功,更不敢驕傲自滿,始終把做好本職工作當自己分內的終身奮斗的事業。做為官員應該有這樣的情懷:做好工作,做出了很大的成績要自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做不好工作自己是有罪的;有了功勞,要歸因于上級,歸因于群眾,有了過失,有了責任則要自己主動地去承擔。 在《淮南子·繆稱訓》中就講到:《 易》曰:“含章可貞。”運于近,成文于遠。夫察所夜行,周公慚乎景。故君子慎其獨也。釋近斯遠,塞矣。聞善易,以正身難。《易經·坤卦·象傳》上說:“一個人如果懷有高尚情操、思想健康、認識問題正確、嚴格按規律辦事,就能獲得吉祥,人生就能成功。”所以說人如果能夠注意自身的近前的思想修養,做好當下的每一件小事,就能獲得遠處的將來的實實在在的美好的偉大的結果。正因為這樣,所以周公就是在黑夜里沒人看得見時,就是在一個人行走的時候也要嚴格地省察自己,就像是很怕自己的影子一樣。所以一個正人君子就是獨自一個的時候也要很謹慎,也不敢放縱。反過來說,不注重自身的當下的修養,卻想企盼將來的遠大的目標的實現,一定是行不通的。知道行善的道理是容易的,但要身體力行去踐行這些道理就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