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癥是最常見的眩暈疾病,在人群中的累積發病率達10%,并有約 50% 的患者會復發。耳石癥的主要表現為頭部位置變化時突發的短暫性眩暈,雖然耳石癥不會危及生命,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要重點強調的是,這里所指的是內耳中的耳石,而不是平時掏耳朵時在外耳道中掏出的耳屎(耵聹)。 ![]() 不同于膽結石、腎結石這些異常增生物,耳石是內耳橢圓囊斑上粘附的碳酸鈣結晶顆粒。正常情況下,耳石幫助維持身體的平衡。 ![]() ![]() ![]()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老化、外傷、疾病等,耳石可能從橢圓囊斑上脫落進入半規管。隨著頭部位置的改變,脫落的耳石在半規管內移動或黏附在壺腹嵴帽上,刺激了半規管內的毛細胞,引發強烈的眩暈。 ![]() 大部分耳石癥的病因不明,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耳部和前庭疾病、頭部外傷、骨質疏松、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典型的耳石癥發作表現是患者在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頭或抬頭時突然出現的短暫性眩暈,通常持續時間不超過1分鐘,同時伴有惡心、嘔吐、頭重腳輕、漂浮感或不穩感。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眩暈發作情況、位置試驗觀察到的特征性眼震以及排除其他疾病后進行診斷和治療。 ![]() 手法復位 耳石癥的治療 1 手法復位或機器復位:復位是治療耳石癥的首選方法。通過特定的體位變化將脫落的耳石重新返回到橢圓囊以緩解癥狀。耳石通常需要1-3次復位成功,復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過性眩暈、惡心及嘔吐; ![]() 機器復位 藥物治療:對于合并前庭疾病或復位后仍有頭暈的患者,可使用改善內耳循環的藥物; 2 3 前庭康復:耳石復位無效或復位后仍有頭暈的患者,可以進行前庭康復,包括自主做前庭康復操或運用VR進行前庭康復訓練。如果患者拒絕復位或不能耐受復位治療,前庭康復訓練可作為替代治療。 ![]() VR前庭康復 耳石癥容易復發,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明確的方法可以阻止復發,但耳石癥的治愈率較高。研究表明,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能會減少耳石癥的復發。 如果懷疑自己患有耳石癥,應及時就醫,由眩暈專科醫生進行專業的診療,有助患者盡早地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 作者簡介 PROFILE 王雯 主任醫師 醫學碩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眩暈亞專業負責人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規范化診療上海基地副主任 中國卒中學會卒中與眩暈分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第六屆神經康復專委會委員 上海市卒中學會神經康復分會委員 擅長頭暈眩暈疾病的診治,包括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癥)、前庭性偏頭痛、前庭神經炎、雙側前庭病、慢性主觀性頭暈、后循環卒中等。耳石癥的手法復位已做5000余例,成功率達98%以上。 特需門診時間:周一下午 ![]() 供稿:王雯、何濛濛 審核:劉學源 校審:戴 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