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名片 關注我們 點亮星標 防止丟失 今年 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一起展開時間線 回顧抗美援朝戰爭 主要過程和重要時間結點 圖為朝鮮人民軍攻占漢城 1950年6月25日 朝鮮內戰爆發 圖為美國步兵第24師一部 到達朝鮮大田車站 朝鮮內戰爆發后 美國隨即出兵干涉朝鮮內政 7月2日 美國步兵第24師由日本空運至釜山 圖為東北邊防軍部隊動員誓師大會 1950年7月13日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作出了 《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 抽調第13兵團等部隊共25.5萬余人 組成“東北邊防軍”保衛東北邊防 必要時以志愿軍的名義參戰 這是安東被炸后的情景 1950年8月起 侵朝美國空軍不斷侵入我國 東北領空 瘋狂轟炸邊境城鎮和鄉村 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愿軍首批部隊 由安東、輯安渡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1950年10月上旬 美韓軍隊悍然越過三八線 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圖為志愿軍第40軍一部 在溫井西北兩水洞追殲南朝鮮軍 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 圖為志愿軍第38軍第113師第337團一部 在龍源里追殲美軍 第二次戰役 1950年11月6日——12月24日 圖為志愿軍攻克漢城后 冒著炮火渡過漢江 第三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1951年1月4日晚 志愿軍第50、第39軍各一部 及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解放了漢城 圖為志愿軍戰士 在機槍的掩護下 向橫城之敵發起沖擊 第四次戰役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 圖為志愿軍某部在阻擊敵人 第五次戰役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 1951年7月10日 朝鮮戰爭停戰談判在開城舉行 從此朝鮮戰場進入邊打邊談、 以打促談的 長達兩年零一個月的戰略相持階段 圖為反“絞殺戰”中的志愿軍 高炮部隊 從1951年7月起 美軍對志愿軍后方實施“絞殺戰” 依仗其空中優勢 企圖切斷志愿軍后方補給線 圖為反“絞殺戰”中搶修橋梁的 志愿軍鐵道部隊 1952年 志愿軍為堅持持久作戰 鞏固已有陣地 創造性地建成了 以坑道工事為骨干、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 支撐點式的堅固防御體系 圖為守衛在坑道口的戰士們 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 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 為粉碎美國為首所謂的“聯合國軍” 在朝鮮東西海岸實施兩棲登陸的 企圖 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 進行反登陸作戰準備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重大 戰略行動 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 超過了任何一次戰役準備 “聯合國軍”被迫放棄進行軍事 冒險計劃 圖為志愿軍火箭炮向敵陣地射擊 金城戰役 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個戰役 1953年7月27日 《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 在開城板門店舉行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將 美方首席代表哈利遜中將在協定上簽字 1953年7月27日22時 7月28日上午9時30分和下午1時 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 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 分別在協定上簽字 《朝鮮停戰協定》的簽署 標志著歷時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 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圖為志愿軍戰士在幫當地百姓耕地 《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后 在朝鮮的志愿軍部隊 利用執勤、訓練之余幫助朝鮮人民建設家園 圖為志愿軍戰士與朝鮮阿媽妮相擁告別 從1954年9月起 中國人民志愿軍從朝鮮分批撤兵 至1958年10月 全部撤離朝鮮 祖國我回來了! 1958年10月25日 丹東鴨綠江橋頭搭起凱旋門 祖國人民熱烈歡迎 最后一批志愿軍英雄兒女凱旋歸國 ![]() 1950年6月25日 朝鮮內戰爆發 圖為朝鮮人民軍攻占漢城 ![]() ![]() 朝鮮內戰爆發后 美國隨即出兵干涉朝鮮內政 7月2日 美國步兵第24師由日本空運至釜山 圖為美國步兵第24師一部 到達朝鮮大田車站 ![]() ![]() 1950年7月13日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作出了 《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 抽調第13兵團等部隊共25.5萬余人 組成“東北邊防軍”保衛東北邊防 必要時以志愿軍的名義參戰 圖為東北邊防軍部隊動員誓師大會 ![]() ![]() 1950年8月起 侵朝美國空軍不斷侵入我國東北領空 瘋狂轟炸邊境城鎮和鄉村 這是安東被炸后的情景 ![]() 1950年10月上旬 美韓軍隊悍然越過三八線 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愿軍首批部隊 由安東、輯安渡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 ![]() 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 圖為志愿軍第40軍一部 在溫井西北兩水洞追殲南朝鮮軍 ![]() ![]() 第二次戰役 1950年11月6日——12月24日 圖為志愿軍第38軍第113師第337團一部 在龍源里追殲美軍 ![]() ![]() 第三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1951年1月4日晚 志愿軍第50、第39軍各一部 及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解放了漢城 圖為志愿軍攻克漢城后 冒著炮火渡過漢江 ![]() ![]() 第四次戰役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 圖為志愿軍戰士 在機槍的掩護下 向橫城之敵發起沖擊 ![]() ![]() 第五次戰役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 圖為志愿軍某部在阻擊敵人 ![]() ![]() 1951年7月10日 朝鮮戰爭停戰談判在開城舉行 從此朝鮮戰場進入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的 長達兩年零一個月的戰略相持階段 ![]() ![]() 從1951年7月起 美軍對志愿軍后方實施“絞殺戰” 依仗其空中優勢 企圖切斷志愿軍后方補給線 圖為反“絞殺戰”中的志愿軍高炮部隊 ![]() 圖為反“絞殺戰”中搶修橋梁的志愿軍鐵道部隊 ![]() ![]() 1952年 志愿軍為堅持持久作戰 鞏固已有陣地 創造性地建成了 以坑道工事為骨干、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 支撐點式的堅固防御體系 ![]() ![]() 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 圖為守衛在坑道口的戰士們 ![]() ![]() 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 為粉碎美國為首所謂的“聯合國軍” 在朝鮮東西海岸實施兩棲登陸的企圖 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 進行反登陸作戰準備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重大戰略行動 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 超過了任何一次戰役準備 “聯合國軍”被迫放棄進行軍事冒險計劃 ![]() ![]() 金城戰役 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個戰役 圖為志愿軍火箭炮向敵陣地射擊 ![]() ![]() 1953年7月27日 《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 在開城板門店舉行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將 美方首席代表哈利遜中將在協定上簽字 ![]() 1953年7月27日22時 7月28日上午9時30分和下午1時 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 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 分別在協定上簽字 《朝鮮停戰協定》的簽署 標志著歷時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 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 ![]() 《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后 在朝鮮的志愿軍部隊 利用執勤、訓練之余幫助朝鮮人民建設家園 圖為志愿軍戰士在幫當地百姓耕地 ![]() ![]() 從1954年9月起 中國人民志愿軍從朝鮮分批撤兵 至1958年10月 全部撤離朝鮮 圖為志愿軍戰士與朝鮮阿媽妮相擁告別 ![]() ![]() 祖國我回來了! 1958年10月25日 丹東鴨綠江橋頭搭起凱旋門 祖國人民熱烈歡迎 最后一批志愿軍英雄兒女凱旋歸國 ![]() 作者:軍史專家 徐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