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Spring Festival),是中華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放眼全球,約五分之一人口都在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每年春節也總能收到不少國家政要、國際機構領導人發表的祝詞。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 ,從臘八或小年開始,到元宵節,都叫過年。 春節歷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類的原始信仰與自然崇拜,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是一種原始的宗教儀式,人們會在年初之際舉行祭祀活動,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人畜興旺。這種祭祀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各種慶祝活動,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春節。“春節”一詞開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春節民俗眾多,包括喝臘八粥、祭灶神、掃塵、貼春聯、貼年畫、倒貼福字、除夕守歲、吃餃子、壓歲錢、拜年、逛廟會等。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從紐約帝國大廈到悉尼歌劇院,中國農歷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國風” 。春節內容豐富多彩,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2006年,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亞松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通過評審,決定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有關春節的郵票,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種類型: 一種是春節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為了歡度中華民族傳統的新春佳節,于2000年1月29日發行的,志號為2000-2的《春節》特種郵票,郵票全套三枚,一枚小型張和3枚小版張。三枚郵票圖案分別描繪了中華民族迎接新春佳節的準備活動、過春節辭舊歲的習俗景象和過春節鬧社火的熱烈情景。《春節》小型張圖案以明黃色襯底,描繪了中華民族春節除夕大團圓的場景。老少三代喜氣洋洋,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共度除夕。老奶奶給小孫子換上新衣服;小孩子頭戴虎頭帽,高興得手舞足蹈;老爺爺抽著旱煙袋,喜上眉梢;兒子兒媳熟練地包著餃子。“福”字燈籠高高掛起,斗方春聯端端正正地貼在兩側門框上。全家一派祥和的氣氛,就連那只小貓咪的眼睛里,也放射出歡樂喜慶的光芒,這就是中國家庭春節團聚的縮影。設計者在畫面周圍加上了剪紙圖案,表達了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富貴平安的寓意。 ![]() 2000-2-《春節》-3-1-迎新春 ![]() 2000-2-《春節》-3-2-辭舊歲 ![]() 2000-2-《春節》-3-3-鬧社火 ![]() 2000-2-《春節》-M-合家歡樂 第二種是生肖郵票。從1980年開始發行生肖郵票至今,我國已連續40年發行生肖郵票。新年伊始,正當農歷辭舊迎新之際,即將接班值歲的屬相總會適時地在郵票上亮相,奏響春節的序曲。 ![]() T46《庚申年》 ![]() T58《辛酉年》 ![]() T70《壬戌年》 ![]() T《葵亥年》 ![]() T90《甲子年》 ![]() T102《乙丑年》 ![]() T107《丙寅年》 ![]() T112《丁卯年》 ![]() T124《戊辰年》 ![]() T133《己巳年》 ![]() T146《庚午年》 T159《辛未年》 第三種是在每年農歷的小年發行的一套年畫郵票。從2003年開始,中國郵政連續9年先后為楊柳青、桃花塢、楊家埠、武強、綿竹、朱仙鎮、漳州、梁平、鳳翔之地木板年畫發行的9套郵票,具有濃郁的節日喜慶意味,蔚為大觀。 ![]() 2003-2-楊柳青木版年畫-小版票 ![]() 2004-2-桃花塢木版年畫-M(小全張) ![]() 2005-4-楊家埠木版年畫-M(小全張) ![]() 2006-2-武強木版年畫-M(小全張) ![]() 2007-4-綿竹木版年畫-M(小全張) ![]() 2008-2-朱仙鎮木版年畫-M(小全張) ![]() 2009-2-漳州木版年畫-M(小全張) ![]() 2010-4-梁平木版年畫-M(小全張) 2011-2-鳳翔木版年畫-兌獎版 第四種是中國郵政發行的賀年專用郵票,這些都是在春節期間人們之間最多最普遍的祝福用郵。 ![]() 賀1-年年有余-M小全張 ![]() 賀2-喜臨門-M小全張 ![]() 賀3-2009年賀年專用郵票-M(小全張)-賀新禧、花開富貴 ![]() 賀4-2010年賀年專用郵票-M(小全張)-賀新禧、迎春納福 ![]() 賀5-賀新春-M小全張 ![]() 賀6-春和景明-M小全張 ![]() 賀7-福臨門-M小全張 ![]() 賀8-春-M小全張 ![]() 賀9-幸福美滿-M小全張 ![]() 賀10-2016年賀年專用郵票-M(小全張)-賀新禧、福壽安康 ![]() 賀11-富貴吉祥-M小全張 ![]() 賀12-2018年賀年專用郵票-(小全張)-賀新禧、瑞祥平安 ![]() 賀13-2019年賀年專用郵票-M(小全張)-賀新禧、迎春納福 ![]() 賀14-金鼠送福-M(小全張) ![]() 賀15- 國裕家康-M ![]() 賀16-五福臨門-M(小全張) ![]() 賀17M-兔報新春(小全張) 賀18-《龍騰賀歲》-M(小全張) 第五種是中國郵政于2015年開始發行的《拜年》系列特種郵票。拜年是春節的主要習俗,起源于先秦,歷代沿襲。中國郵政于2015年開始發行《拜年》系列特種郵票至今已經發行了5套,象征著中國拜年傳統文化由古至今不斷傳承。該系列郵票年味突出,畫面輕松愉悅,洋溢著新年的喜慶氣氛。 ![]() 2015-2-拜年-S-版式二 ![]() 2016-2-拜年-S-版式二 ![]() 2017-2-拜年-S-版式二 ![]() 2018-2-拜年-S-版式二 2019-2-拜年-S-版式二 第六種是中國郵政自2002年以來發行的“祝福”系列個性化服務郵票。 ![]() 個1-祝福·如意 ![]() 個2-祝福·鮮花 ![]() 個3-祝福·同心結 ![]() 個4-祝福·一帆風順 ![]() 個6-祝福·花開富貴 ![]() 個7-祝福·吉祥如意 ![]() 個9-祝福·五福臨門 ![]() 個10-祝福·歲歲平安 ![]() 個11-祝福·喜上眉梢 第七種是元宵節,燈彩郵票。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俗稱“燈節”,2018年在元宵節當天,中國郵政特發行《元宵節》特種郵票,郵票畫面構圖飽滿、色彩豐富,旨在渲染元宵節歡樂、熱鬧、祥和的節日氛圍,人物造型略帶夸張,頗有古拙的風格和意趣。 ![]() 2018-4-《元宵節》-3-1-吃元宵 ![]() 2018-4-《元宵節》-3-2-賞花燈 2018-4-《元宵節》-3-3-舞龍舞獅 為傳承和弘揚燈彩文化,中國郵政曾三次發行燈彩文化的紀念郵票:《宮燈》 、《花燈》、《民間燈彩》。 ![]() T60 宮燈 ![]() T104 花燈 ![]() 2006-3 民間燈彩 2007年和馬來西亞聯合發行《舞龍舞獅》郵票一套2枚 ![]() 2007-8-舞龍舞獅(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聯合發行)-2-1-舞龍 ![]() 2007-8-舞龍舞獅(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聯合發行)-2-2-舞獅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