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歡迎來小屋串門! 今天是12月7日 星期六 人在不同的階段,想要的東西不一樣 1 早上父親搭大哥的順風車回家了,雖然我堅持他再待兩天,他覺得在這里也沒什么事,附近都玩過了,也不用他專門看孩子,出個門還得穿脫衣服麻煩。 本來計劃隊友自己回老家看婆婆,天氣不錯,父親走后我和二寶就一起跟著回去玩。 老人一天比一天年邁,見一面少一面,帶著二寶回去老人就特別高興,老大沒回去還一個勁問,周末怎么沒跟回來? 婆婆83歲,身體還好,能自理,在三位大哥家輪住,每天按時吃飯,睡覺,天氣好就串門聊天。 在我看來,婆婆生養五個孩子,在老家的老人們中,這就是幸福的。 2 五個孩子雖說沒有大本事,沒有當官的,也沒有老總,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 隊友和大姑姐在城里,每個月回家探望,大姑姐的親戚在老家,回家次數更多。 另外三個哥哥在老家,輪流照顧她,早就當太姥姥的她,還會有不間斷的孫女外甥女,外甥回家看望。 這次是去二哥家吃飯,三個哥嫂我和隊友都是同等對待,沒有偏向和親疏。 但我內心最喜歡去她家,可能人與人相處是有緣分的,也可能是我最喜歡那種回家被照顧,而又沒有任何負擔的自然感覺。 3 大姑姐,二嫂,我,三個女人一臺戲,聊的不亦樂乎。 隊友家人都挺愛說,話題都是各家繁瑣事務還有吐槽孩子及另一半。 而多一個三歲的小孩,話題也更多一點,不時都逗逗二寶,說到底我們都是把家庭看最重的俗人。 說起大侄子買房花錢,聊到養娃支出,二嫂笑著說,大侄子曾說,小叔(隊友)這個年齡敢生二胎,不得存一百萬? 大姑姐說,她家兒媳(年齡比我小不到十歲,也是直爽的人,彼此也談得來)也曾說,小舅不存個二百萬,敢生二胎嗎? 隊友聽了笑笑沒說話,我也哈哈大笑說,跟著隊友過慣了節儉日子,花不了太多錢。 4 我認識隊友時,他是窮學生,生活費都是自己兼職掙的。結婚時沒房沒車,沒彩禮沒三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公公曾說,幸虧我父母是明事理的人,對他們家信任才得以成就這段婚姻,可以想象得出公公在村里說起時的得意。 因為生活條件差不多,知道父母都不能托底,只能靠自己,我倆生活上對錢的支配觀點一致,先存后花,能省則省。 兄弟姐妹多,雖然都不富裕,買房時都給湊錢,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兄弟姐妹多的好處。 后來公婆輪番生病,輪流陪護,又一次感受到這個好處。 5 二胎雖說有些意外,但也是我慎重考慮之下,彼此父母年齡雖大,但身體健康,都不會拖累我們。 存款不多但夠老大用,后面就是為養二寶努力,而對二寶的教育,我是佛系了,錢不能沒有,但也不是萬能的,經營好家庭也是掙錢的一種。 大侄子和外甥媳婦能說出兩個差別很大的金額,也是因為他倆年齡還有消費觀念不同。 大侄子普通本科畢業,靠自己努力在實習單位掙得一職位,工資三四千,幾年后跳槽另一家企業,待遇翻倍還有上升機會。 小伙子踏實肯干,也能吃苦,剛談女朋友消費高點,手頭頂多幾萬塊錢,車是父母給買的,買房首付也得靠父母幫襯。 外甥兩口子工作996,甚至更多,孩子主要靠大姑姐帶。 外甥媳婦花錢大手大腳,自己工資七八千有時上萬,家庭花費不多但愛買衣服化妝品,月月無剩余,她的消費觀念我一直不敢茍同。 衣服不買很貴的,但喜歡穿新,經常是一次性,和極簡生活相差甚遠。 6 每次大姑姐吐槽時,我還是會勸說,年輕人自己掙錢自己花,不必要管太多。再說她給大姑姐花錢也很大方,首飾,衣服想買就買。 所以多少錢才可以生孩子沒有統一標準,看自己能力和外在條件。 特別是爸爸的配合是最重要的,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爸爸做不到愛孩子,陪孩子就別動二胎念頭。 還有父母的身體,是否需要我們照顧,都得考慮,有個病人再有錢也不格折騰。 所以說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健康都沒了,多少錢又有什么用? ![]() 感謝看到這兒的你 ![]() 一枚80后的更文梳理,感恩遇見,謝謝閱讀,有同感點個贊和看吧,你會事事順心如意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