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一 葦 渡 撰文|左岸布衣 編輯|膠東舊事 膠東人寫的膠東人膠東事 2024年臨近年底,山東教育再傳新聞:4所高校設置事項公示,其中,有煙臺一個大喜訊:在濱州醫學院的建校基礎上擬設山東醫藥大學。 如果更名成功,或將改寫煙臺高校更名的尷尬歷史,為煙臺扳回一局。 01 一所有青島血統的大學 濱州醫學院是一所校史非常復雜的大學。 官方資料顯示,濱州醫學院的前身是于1946年創建的原國立山東大學醫學院。 ![]() 1946年,經歷戰亂流離的山東大學在青島復校,下屬學院中設有醫學院。 建國后,山大醫學院與濱州醫學院的演化十分復雜。 1956年,山大醫學院脫離山大,成為獨立建制的青島醫學院。 1970年10月青島醫學院整體搬遷至惠民地區北鎮辦學。 好好的,為什么從青島搬到了一個鄉鎮? 原因很簡單:政策。 當年的政策是支援貧困地區。鼓勵大學到基層去,到農村去。 青島醫學院本來是想搬到臨沂的,一考察,發現臨沂條件太差,最后選擇了北鎮,北鎮雖是一個鎮,但當時是惠民行署所在地,記得以北鎮命名的還有一個北鎮師專。 搬到北鎮后,剛剛建校,條件艱苦,設備低陋,師生受苦。 網上有消息:1973年10月28日凌晨,200多名學生趁著夜色搬回青島。 這應該是青島醫學院搬回青島的誘因之一吧,當然重要的還是國家政策變化。 1974年,青島醫學院搬回青島。在原校址上,設立了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青醫人永遠留了下來。 ![]() 1981年9月北鎮分院改稱北鎮醫學院,1982年8月,設立縣級濱州市,北鎮醫學院隨之于1983年3月更名為濱州醫學院。 2002年9月,濱醫搬遷到煙臺。 為何離開了濱州? 這其中的原因與萊陽農學院搬離有頗多相似之處:擴建用地難以滿足、別處拋來橄欖枝、發達城市的吸引。 2001年7月,學校在煙臺市建立新校區,2002年9月投入使用。 02 尷尬的濱醫 公開資料顯示,濱州醫學院設有濱州、煙臺兩校區,但濱州醫學院的尷尬卻在于,雖然冠以濱州的名稱,但濱州人卻把濱醫搬遷視為切膚之痛,因而視為已失去濱醫。 而在煙臺,雖然2010年3月濱州醫學院注冊地變更為煙臺市,辦學主體正式轉移到煙臺,但卻仍冠以濱州之名。 在煙臺辦學的濱州醫學院,還是有那么一點別扭。 濱醫的尷尬還在于其艱難的更名之路。 搬到煙臺的濱醫發展迅速,校方的目標也是升格為大學,改成什么名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此前煙臺另兩所兄弟院校升格改名,遭遇到很多吐槽,山東工商學院因失去國字號、煙臺師院更名魯東大學更像民辦高校,被列入更名最不成功的大學。 早在2010年,濱醫確立辦學目標為國內知名醫藥大學,2013年,更是設立了山東醫藥大學籌建辦公室。 此后的經歷頗多坎坷。 2016年,濱醫學“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明確:建設國內知名康復醫科大學,此后有了學校爭建康復大學的傳言,直到康復大學花落青島。 2019年,煙臺以市政府名義向省政府呈報《關于支持濱州醫學院創建山東第二醫科大學的請示》。 幾番周折,2023年,教育部同意濰坊醫學院更名為山東第二醫科大學。 ![]() 兩番努力被截胡,這才有了前幾天的更名。 03 拒作“小三”,或扳回一局 此番省教育廳提交的名單中,濱醫升格為山東醫藥大學,實屬一個值得翹大拇指的選擇。 一則摒棄了做小三的尷尬。 山東搞了個第一、第二醫科大學,誰來接續下去出小三,一時成為熱點,目標指向升格最為迫切、條件最成熟的濱醫。 濱醫放棄第三醫科大學的選項,當然不只是排名的原因,畢竟此前已經為申報醫藥大學做了10余年的努力,雖然幾經波折,但還是心有所屬。 ![]() 二則避開了濱州、煙臺的尷尬。 還是上文所說,在煙臺辦學的濱州醫學院,畢竟有兩個校區,繼續冠以濱州之名,顯然已不現實,但若冠以煙臺之名,對濱州會有繼續的傷害,直接冠以山東之名,實屬兩全選擇。 三則更高大上。 在國字號大學封號拒批的大背景下,地級市的學院升格成為大學,獲得省級冠名,也是很不錯的了,又有了上面兩條的優點,可以滿足了。 名正則言順,祝愿濱醫更名成功,祝愿山東醫藥大學實至名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