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身邊有的人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對你嘲諷或者陰陽怪氣說一些話等等,我們可能會去回應這些惡意,然后一來我往,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放在這些對話中,事后還可能會反復咀嚼,讓自己持續陷入自我內耗之中。 最近我看到一條評論,她是這樣說的,她說:“ 有一天我在專注手頭工作,我的同事走到我身邊,以一種略帶嘲諷的口吻說:“哎呀,你今天這身打扮真別致,是不是準備去參加什么重要場合啊?”話語間透露出一種微妙的惡意,我壓根不理會,她背后的真正動機是什么,是嫉妒、無聊還是單純的惡意,我就笑了笑,說了句:“謝謝夸獎”,轉頭繼續做我的事去了,不回應人家越會掂量自己,后面再也沒說了。”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一旦回應對方的惡意,我們的能量就會與之糾纏,糾纏越深,越容易陷入內耗與恐懼之中,反而會持續消耗你的注意力和心力,無法專注做你想做的事。 回應「對方的惡意」就好比對方預先在你必經之路上設置了陷阱,企圖讓你在不經意間落入其中。你若是因為為急于辯解或反擊,很可能會一腳踏進陷阱,不僅讓自己受傷,還會讓對方得意洋洋,覺得計謀得逞。 之前看到一句話,我很有啟發:“ 當一個人對你有惡意,或者想占你便宜的時候,無論你如何回應,都是在給他提供情緒價值,所以重要的是,讓對方沒有機會能欺負你,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對抗自己內心的焦慮,不要回應你的大腦。” “不要回應你的大腦”的本質是說不要反復咀嚼,不要讓這些負面意識在你腦海里流動,別人向你投射的惡意,只要不回應,那它就無法作用在你身上,不去接住它,就不會受到影響,并且會原路返回。 不要去回應「他人的惡意」,你越平靜,對方越會掂量他自己,不要與其產生鏈接,形成通路,只需要做到不糾纏、不回應、不自證。 戴爾·卡耐基曾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因為別人的話而生氣,那就是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你無需理會和應對那些無關的聲音,你只管堅定地掌控自己人生的舵輪,踏著浪花,揚起風帆,勇敢地向前航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