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虛癥 ![]() 1心肺氣虛證心肺氣虛證是中醫的一種證候。
心肺氣虛指心肺兩臟氣虛,以心悸、咳嗽、氣喘、胸悶等為主要表現。心氣虛,心失所養,就會出現心悸;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則呼吸功能減弱,出現咳嗽、氣喘、氣短。同時,患者還可能有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神疲體倦、面色淡白等氣虛的癥狀。
在日常生活中,過度勞累、久病等情況都可能導致心肺氣虛證。 2心脾兩虛證心脾兩虛證是中醫證候的一種。
主要是由于心血不足和脾氣虛弱同時存在而形成。心血不足,心失所養,會出現心悸、怔忡(心跳劇烈)、失眠、多夢等癥狀。脾氣虛弱則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糞便稀軟不成形)等情況。另外,還可能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眩暈健忘等全身性的氣血不足的表現。
比如,一個人長期過度思慮,既暗耗心血,又損傷脾氣,就很容易出現心脾兩虛證。這種證候在歸脾湯證中有典型體現,歸脾湯是治療心脾兩虛的經典方劑。 3肺脾氣虛證肺脾氣虛證是中醫常見的證候。
從臟腑功能角度看,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當肺脾兩臟氣虛時,在呼吸方面,會有咳嗽、咳痰無力,氣短而喘。在水液代謝方面,因為肺通調水道、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調,可能出現痰液清稀、面浮肢腫等癥狀。在消化系統方面,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情況。還有可能表現為聲低懶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等氣虛的共有癥狀。
打個比方,就像一個機器的兩個重要部件(肺和脾)動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完成呼吸、消化以及水液代謝等工作。久病、勞累過度、飲食不規律等因素都可能引發肺脾氣虛證。 4肺腎陰虛證肺腎陰虛證是中醫的一種證候。
肺陰虧虛,會出現干咳少痰、痰黏難咯,甚至痰中帶血、聲音嘶啞等癥狀,這是因為肺陰不足,肺失潤養。腎陰虛時會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的表現,這是由于腎陰是人體一身陰液的根本,腎陰虛則身體的滋養功能出現問題。在這個證候中,還會出現潮熱盜汗(入睡后汗出異常,醒來后汗出停止)、五心煩熱(兩手心、兩足心發熱及自覺心胸煩熱)等陰虛內熱的典型癥狀。
例如,一個人長期患肺病,時間久了可能會累及腎,或者長期熬夜、房事不節等損耗腎陰,再加上一些因素影響肺陰,就容易導致肺腎陰虛證。 5心腎陰虛證心腎陰虛證是中醫證候的一種。
心陰虛主要表現為心煩、心悸、失眠、多夢,這是因為心陰不足,心失所養,虛火擾神。腎陰虛可見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是由于腎陰虧損,不能滋養腰膝、腦竅等部位,并且腎陰虛相火妄動會影響生殖功能。
在這個證候中,還會出現口燥咽干、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陰虛內熱的癥狀。這是因為陰液虧虛,不能制約陽氣,導致虛火內生。
就像一個容器里的水(陰液)少了,火(虛火)就相對旺了。像長期壓力過大、情緒緊張、房事過度等情況,都可能導致心腎陰虛證。 6心腎陽虛證心腎陽虛證是一種中醫證候。
心陽虛,心主血脈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出現心悸怔忡,也就是心慌且跳動劇烈。同時,心臟不能很好地推動血液運行,會導致心胸憋悶疼痛,這種疼痛在遇寒時可能會加重。腎陽虛會使機體失于溫煦,出現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男子可能有陽痿、早泄,女子可能出現宮寒不孕。
而且,因為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腎陽不足會導致水液代謝失常,出現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的情況。患者還會有面色?白或黧黑、神疲乏力等表現,這些都是陽氣虛衰的特征。
比如,一個人長期患病或者年老體弱,腎陽不斷損耗,進而影響心陽,就容易出現心腎陽虛證。 7脾腎陽虛證脾腎陽虛證是中醫證候。脾主運化,腎主水。脾陽虛時,會出現腹部冷痛,尤其是在進食生冷食物后,疼痛會加重,還會有腹脹、久瀉不止、完谷不化(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的癥狀,這是因為脾陽虛不能正常運化水谷。
腎陽虛會出現腰膝酸軟冷痛,畏寒怕冷,尤其是下肢、腰部等部位更為明顯。由于腎陽是一身陽氣之根本,腎陽虛還會導致生殖功能衰退,如男性可能出現陽痿、遺精,女性可能出現宮寒不孕。同時,腎主水液,腎陽虛衰,水液代謝失常,會出現小便頻數、夜尿增多、水腫等現象。
比如,一個人長期在寒濕的環境中生活,或者過度勞累、房事不節制等,都可能損耗脾腎陽氣,導致脾腎陽虛證。患者往往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因為陽虛不能推動氣血運行,也不能溫養身體。 8肝脾虛損證肝脾虛損證是中醫常見的證候類型。
肝主疏泄,調暢氣機等;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濕。肝虛主要體現為肝血不足或肝陰虧虛,可能會出現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肢體麻木等情況。這是因為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在體合筋,肝血肝陰不足就不能很好地滋養這些部位。
脾虛主要是脾氣虛或脾陽虛,會有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表現。因為脾的運化功能失常,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
從兩者關系看,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能會影響脾的運化,即“木乘土”。患者還可能出現情緒抑郁或煩躁易怒,這是因為肝失疏泄影響到情緒。比如長期壓力大、情緒不佳或者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等情況,都可能導致肝脾虛損證。 9肝肺陰虛證肝肺陰虛證是中醫證候的一種。
肝陰虛主要表現為頭暈眼花、兩目干澀、視力減退、脅肋隱隱作痛。這是因為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在體合筋,肝陰不足,不能很好地滋養頭目、筋脈和脅肋部位。而且肝陰虧虛還會導致虛火內生,出現面部烘熱、五心煩熱等情況。
肺陰虛主要表現為干咳少痰、痰黏難咯,甚至痰中帶血、聲音嘶啞。這是因為肺陰不足,肺失潤養,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
在肝肺陰虛證中,還會出現口干咽燥、潮熱盜汗等陰虛內熱的共同癥狀。例如,長期的情緒抑郁,肝郁化火,灼傷肝陰,同時又加上外感溫熱之邪,耗傷肺陰,就可能引發肝肺陰虛證。 10肝腎陰虛證肝腎陰虛證是中醫臨床常見的證候。
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肝腎陰虛常相互影響。肝陰虛時,會出現頭暈目眩、目干、視物模糊、脅肋隱痛等癥狀。因為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在體合筋,陰虛則頭目、筋脈失養。同時,肝陰不足,虛火內生,會有面部烘熱、口咽干燥、五心煩熱等情況。
腎陰虛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耳鳴、牙齒松動、男子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腎主骨生髓,腰為腎之府,齒為骨之余,腎陰虛則這些部位得不到滋養。而且腎陰是人體一身陰液的基礎,陰虛則內熱,會出現潮熱盜汗等癥狀。
例如,長期熬夜、房事過度、久病等情況,容易損耗肝腎之陰,導致肝腎陰虛證。患者還可能出現失眠多夢、形體消瘦等表現,這些都和陰液不足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