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冬至是太陽回返的始點,也就是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冬至于是也標示著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因此,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而冬至當天的天氣也會對春節期間、以及今冬明春的天氣情況有所預示。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一年雨水看冬至。”根據冬至這一天的天氣情況,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生活結晶。我們看看,有沒有道理?哪一條是來自你的家鄉? 一、冬至晴,新年雨(黑龍江、山東)/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江)/晴冬至,年必雨。(湖北)/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江西)1:在以上這些地區,都在傳統上認為,如果冬至這天是晴天,說明冷空氣還沒有來,而隨著冬至后進入了“數九寒天”的時節,推遲的冷空氣也將會如期而至,到了春節期間雨雪必定會不斷。這種現象也是諺語說的“晴冬爛年”、“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干冬至,濕年關”等等。 2:俗話說:“干凈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凈年”,根據上面所說,如果冬至是晴天,那么春節期間就會下雨雪。而路上便會泥濘難行,外出拜年聚會的時候便會弄得滿身邋遢。反之,如果冬至下雨雪,出門比較邋遢,那么過春節的時候就會是晴天,身上及道路就會比較干凈。 二、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山西)1:意即:如果冬至這一天下雪,那么來年很可能會遇到干旱天氣。而如果冬至這天有大風天氣,那么剩下的冬季就會比較冷,要做好保暖防寒。山西地處北方,冬季常常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如果冬至就刮起了西北風的話,那么這個冬天將會常常受到冷空氣的影響。 2:還有一句俗語說的是“冬至大風冷,一冬雨雪多”,也和上述的意思相近,都說明冬至刮大風,這一冬天的下雨下雪的天會非常多,即人們常說的“濕冬”,也就是冷冬了。 3:北方的冬天,不僅僅有讓人期待的輕舞飛揚的滿天白雪,如夢似幻,天地萬物都如仙境一般。也有讓人懼怕的呼嘯怒號的北風,帶著一種刺骨的寒冷,仿佛要將人的體溫全部奪走;有時如“飛沙走石”,有時如“鬼哭狼嚎”一般,聽聲音都感覺恐怖。或許正是這凜冽的寒風,才讓人倍感冬天的冷酷,也會更加憐惜冬雪的寧靜與浪漫。這也讓北方的冬天,才更有韻味吧。 三、冬至沒打霜,夏至干長江。冬至毛毛雨,夏至漲大水。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冬至打霜來年旱(湖南)在湖南,如果冬至還沒出現霜凍,說明溫度還沒開始下降,則到了來年夏至,可能會因雨水減少而導致長江水位下降。缺水會引起莊稼欠收,這也是提前預警來年要及時做好農田的灌溉,保證收成!如果冬至當天出現細雨,那么在夏至期間降雨量會較多,小心洪澇。如果冬至當天出現明顯的雨雪,那么說明大氣條件較為濕潤,接下來的夏季雨水充沛。 四、冬至陰天,來年春旱(山東)1:意思是說如果冬至這天是陰天,來年春季很可能雨水不足,出現春旱。 2:在北方的冬季,陰天反而會比晴天讓人覺得更加暖和一些。在晴天,雖然看似陽光燦爛,但寒冬的冷還是讓人的膚感有如小刀劃過一般,感到干冷干冷的。在陰天,雖然沒有陽光,但云在天空就像給地面蓋了個大被子,所以不感到那么寒冷。不知北方的朋友有沒有同感? 五、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廣西)1:意即:如果冬至這一天天氣暖和,那么寒冷的天氣可能會持續到小滿,即整個冬季會比較寒冷,需要長時間依靠烤火來取暖。 2: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意思是小麥等農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但是還沒有成熟。如果冬至是晴天的話,那么整個冬天都會很暖和,導致寒冬延遲,到了來年春天的時候,天氣則會突然變冷,甚至還會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寒冷的天氣還會延續到小滿的時候。 六、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湖南、廣西、云南)1:在湖南、廣西、云南等地區,流傳著在冬至當天如果出現強北風,則可能會出現降溫天氣,提醒人們要注意防范霜凍。外出多選擇一些防風、厚實的高領衣服,以保護頸、腰等重要部位不會受寒。戶外的蔬菜等作物要提前扣上大棚以免受到低溫凍壞的影響。 冬至是最冷天氣的開始,此時一般就很容易下雪了,多下點雪是有好處的;“冬至雪茫茫,來年谷滿倉。”而且冬至必須要冷了,否則春天就會很冷。該冷的時候就要冷,該熱的時候就要熱,這也是符合自然和氣候規律,否則,“事出反常必有妖”。氣候異常勢必會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對農田收成、動物和人類的生存環境與健康都會有影響。 我國地域廣闊,這些農諺俗語也會有它的地域限制,盡管這些諺語在民間廣為流傳,但它們并沒有嚴格的科學依據。時過境遷,雖然這些諺語中有一些道理,但它們并不能準確預測如今的天氣。不過,它們不僅是對冬至節氣的生動描繪,更是對農耕文化、天文氣象的深刻解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