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的字源及演變 崔顥在《黃鶴樓》中寫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币馑际恰锰焐淹恚魍h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這里的“”江”指的就是長江。 ![]() 長江航拍 “江”字最早在金文中發現,最早的“江”字本意專指長江,后來慢慢用作大河流的統稱,有的還用做古州名,周代諸侯國名?!敖弊质且粋€形聲兼會意字,左邊的“水”是形符,表示和水有關系,右邊的“工”是聲符,除了表示發音外還表字意。因此古代的“江”字讀作“gong”與粵語相似?!肮ぁ庇凶龉さ囊馑?,因為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所以它的工作量很大,“江”字也就由此誕生了。 ![]() 金文中的“江” 在古漢語中,”江左“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也指東晉、宋、齊、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江右“指長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的地區;”江東“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亦也指三國時吳國的全部地區;”江表“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 ![]() 《清華簡》中的“江”字 “江”字的演變也相對簡單,從隸書的出現開始,就由左邊的“水”簡化為了我們現在常見的“三點水”,由此到楷書的出現和現在的簡體字就沒有再發生過變化。 ![]() 《北大漢簡》中的“江” “江”的古今釋義 《說文解字》:【卷十一】【水部】江 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從水,工聲。古雙切。 《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讹L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墩f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都艺Z》:夫江始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又《書·禹貢》:三江既入。韋昭《國語》注: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注: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于大江。庾闡《揚都賦》注: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并松江為三。《前漢·地理志》注: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又九江,在荊州?!稌び碡暋罚壕沤滓?。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為江。 又州名,春秋時為吳楚地。秦為九江郡,晉為潯陽郡,即古江州?!兜乩硗ㄡ尅罚簼h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后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后又因潯陽而改為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又姓。本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以國為氏。 又星名?!妒酚洝ぬ旃贂罚禾熹昱越恰=莿?,人涉水。 又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又《韻補》葉古紅切。音公?!冻o·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為公。又名江魚為公魚。 現代釋義:大河:長~。珠~。黑龍~。 (Jiāng)指長江:~漢。~淮?!稀!?。 姓。 “江”的演變及古代書家的字 ![]() ![]() 吳昌碩《張繼詩立軸》 篆書 清代 ![]() 《衡方碑》 隸書 東漢 ![]() 張旭《李青蓮序》 草書 唐代 ![]() 蘇軾《寒食帖》 行書 北宋 ![]() 顏真卿《勤禮碑》 楷書 唐代 ![]() 文徵明《落花詩冊》 小楷 明代 ![]() · END· |
|
來自: 昵稱503199 > 《微信:不卜文辭--古字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