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湯液經法,前有峨眉道醫學,今有鄭盧扶陽派,皆一脈相承! 以先天立極,天地定位,炁流對峙,水火合德,山澤通炁。 以后天流動,坎離既濟,左升右降,金木合併,土承萬物。 無論任何疾病,都可以在扶陽法立極的基礎上,辯證施治,處方遣藥。 扶陽醫學歷經近200年的傳承,探索,總結,衍變,升華,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且用之于臨床實踐而皆效的理法方藥。 扶陽醫學學術思想高妙,境界博大、醫技精深,切脈、辯證、立法、遣藥、處方,五位一體,鄭盧扶陽醫學可以引導人體經絡走向,疏通人體炁機,剝坎填離,金木合併,讓人體坎離炁機在上下對峙中,蒸騰炁化;引導金木炁機左右流動,周而復始,從而達到金木合併。 三法為正確戰略定位,即處方布局,如排兵布陣,遣兵調將。 戰略定位正確準確,即使戰術岀現短期實施缺陷,也無法扭動大局。但,戰略定位如岀錯,戰術實施再精準,也必敗無疑,這是二戰德國敗于英美蘇聯軍的戰略教訓,配合專病專方特效驗方,精準的戰術實施,即精準打擊,如閃電襲擊,又如精準摧毀敵方糧庫、彈藥裝備庫等,可以出奇制勝,穩操勝券。 故,用藥如用兵,知兵者,可令其生,可令其死,令其攻城掠地視死如歸,令其堅守陣地舍身成仁。 鄭盧扶陽醫學,其理法方藥始終體現了~黃帝內經~“陽主陰從,陰平陽秘”,陽正陰守的思想,其理論根基和辨治原則是與宇宙萬能鎖匙易經中先后天八卦河圖洛書、延續“伊尹湯液經法”、扁鵲“難經”、“黃帝內經”、以及從湯液經法中延伸演化而來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傷寒論、金匱要略,此兩書原為一書,原名稱為“張仲景論湯液經法條辯”,詳見與醫圣同一時代的皇甫謐皇“甲乙針灸經”序言)、“輔行訣”乃“伊尹湯液經法”另一部份內容。扶陽醫學,與諸中古經典醫學一脈相承。 扶陽醫學重視陽氣,強調扶陽。扶正護陽是扶陽學派的理論核心;臨床擅用姜、桂、附、烏,是扶陽學派的顯著特點,坎離既濟;延年益壽是扶陽學派的治療準則。 盧門扶陽醫學套法,雖也見效,但還是不俱備點對點的直接打擊性與殲滅性,唯有在戰略定位上準確,又配合精準打擊性的戰術實施,才能藥到病除。 以三法為戰略導向,以專病專方特效藥組藥對驗方為輕型導彈,一擊必中,藥到病除。 盧門用藥升降與劑量,盧門用藥,左升15,右降20。 左升15,右降20,后天洛書,巽木居左,主升,巽數5,故左數為15克;坤土居右,主降,坤數2,故右降數為20克。 金木合併,左升右降,左右氣機流動,周而不始。 傅師對扶陽醫學左升右降的注解:15與20劑量的解釋:盧門的15克, 是因為陰土10和陽土5,相加15,護中土思想。盧門的20克,地二生火,河圖數。 盧門婦科三法,經前、經期、經后,婦科調理體系,最大的不足,就是如果婦人已經停經多年了,或來去未定時,又如何解決這個缺陷? 經過多年的臨床,理論結合實踐,我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將其進階升級,創立逍遙法,從肝經直接切入,十女九郁,疏肝解郁理氣是婦女經期失常的禍端。后面,再重點從脾、肝、腎三臟著手,并大補氣血,可令女子經期恢復如常。 扶陽醫學另一個的缺陷,就是對腦溢血、心腦血管、中風偏癱等血液疾病,束手無策,經典火神派每年整死整殘的心腦腦血管、中風偏癱患者不在少數。故,我以清人王清任前輩的血腑逐瘀湯基礎上,顛覆七君臣佐使,創立化瘀大法,并結合盧門川烏通絡法,悟創化瘀通絡大法,成功解決心腦血管血液性系統疾病。 盧門扶陽醫學,治病次第順序:祛邪、建中、填精,但,在填精之時,體質過虛火基礎病多的患者,在填精期間,各種難受、上火、酸痛以及諸多排兵癥狀,令這部份患者失去信心,不敢再繼續服用扶陽湯法。 故,我在收功填精之,揉入化瘀法,并反佐滋陰藥對,讓一味填精,改為填中有化,補中有些,讓身體氣機流通轉動起來。如此一來,則輕松解決了這些一味蠻填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