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定瘦下來”,但到了年底,總要被體重秤再嘲笑一番。如此往復,一年又一年…… 某書上面,減重筆記達51萬+條,對于鐵了心要減重的人,這些內容幾乎可以倒背如流,但實踐下來似乎感覺總被愚弄。事實上,不是博主不專業,而是沒有找對方法。要想科學減重,首先得精準定位根源。據醫學研究,按脂肪分布,肥胖可分兩種: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 全身肥胖,顧名思義就是“從頭胖到腳”,原因也很簡單,把飲料當水、零食當飯,一口一口吃出來“幸福肥”。這種肥胖在歐美地區較為常見,單從可口可樂和德芙等食品巨頭的財報就能窺見一斑。 而解決這種肥胖也很簡單,三個字——管住嘴!對于扛不住美食誘惑的一些人,近年來又流行了一個更簡單粗暴的辦法——打司美格魯肽。據了解,司美作為一種GLP-1激動劑,可增加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增加飽腹感,進而強迫人體減少進食,起到“食欲開關”的作用。 ![]() 據世衛組織數據,中國成年人中逾半數存在超重或肥胖問題。若是這個季節走在大街上,一眼望過去,肯定會對統計結果產生質疑。這是因為,與歐美不同,中國人多為“腹型肥胖”。一旦夏季來臨,“秘密”便藏不住了。 這類肥胖源于身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脂肪在肝臟、胰臟等器官周圍積聚,酒精攝入,壓力過大等均會加劇這一情況,最終讓肚子不知不覺“圓潤”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腹部脂肪堆積不只讓人發胖,還可能給健康帶來“暴擊”——發表在美國《Aging and Diseas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稱,腹型肥胖容易導致大腦萎縮,影響人的智力和認知水平。 ![]() 如果太心急,直接去嘗試抽脂、減重針等“速效瘦身術”,無疑又掉進了一個巨坑。以司美減重針為例,其能在短期內大幅減少全身體重,但對僅腹部肥胖的中國人并不友好。一項研究稱,使用司美后,肌肉平均流失達40%,除了表現為全身乏力,面部肌肉流失還會出現眼周凹陷、皮膚松弛等“司美臉”。 既然腹型肥胖的根源在于代謝紊亂,那么減掉“大肚腩”的關鍵并非僅僅是少吃,而是需要精準干預并改善代謝。中國科學家們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關鍵靶點,直接從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腸道入手,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 ![]() 2019年,一項針對代謝失調患者的臨床研究顯示,用在腸道中占比3-5%的AKK菌連續干預12周,受試者胰島素敏感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代謝指標,均出現顯著改善,其中胰島素敏感性提升幅度超過42%。 隨著研究深入,科學家們發現,AKK菌分泌的P9蛋白即使在靜止狀態也具有加速棕色脂肪燃燒的作用,且受試者全程未出現不良反應。 自此,AKK頂著“瘦子菌”的光環正式加入代謝減重大軍。2022年,歐盟、加拿大、美國等地區相繼批準巴氏滅活的AKK菌作為新型食品上市。斯坦福醫學博士Peter Attia在采訪中透露,他的每日補劑清單中就包含AKK相關補劑。 ![]() 不過,AKK雖在代謝減重方面表現出極強的潛力,卻有一個“硬傷”——地域歧視。研究顯示,歐洲人體內AKK的定植率是健康中國人的1.5倍,這也使得歐美推出的AKK產品在中國市場很容易變成“智商稅”。為此,為中國人群篩選適配的AKK菌株便成為科研的焦點之一。 歷時3年,經過數千次試驗,中國科學家與如皋長壽老人和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紹興)等合作,于2023年底成功研發出更適合中國人群的專利AKK001菌株,并實現規模化生產。 “長壽老人體內都有高豐度的AKK,用他們的原始菌株培育出來的AKK菌,不但適合國人體質,還能更長期定植于腸道內”,上述研發團隊負責人表示。 走在生物科技前沿的香港生科企TimeShop率先跟進,與該科研團隊達成首個專利及原料戰略合作。在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的科研團隊攻克下,推出了“2粒含300億AKK菌+丁酸保護因子”的口服版AKK001,在“加速代謝,深層減脂”的口碑傳播下,迅速在京東等平臺走熱。 然而,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盡管AKK001已吸引了超過10萬用戶的關注,仍有不少用戶持觀望態度。“新技術的普及都需要時間”,TimeShop京東海外旗艦店負責人坦然道。 技術的進步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意外之喜,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生活方式的調整。遵循“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原則,減輕生活壓力,并定期進行身體活動,這些措施對于健康的養成同樣至關重要。 最后,減重并非生活的全部。在追求緊致身材的同時,更要重視健康與活力的提升,這才是減肥的真正意義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