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除了吃,還被不少人賦予了其他功能。 比如大多數人關心的殺菌、防癌“功效”。 但大蒜真的能防癌嗎?每天堅持吃大蒜的人,效果又怎樣? 第1點 —The first— 吃了7年大蒜就能抗癌嗎? 對大蒜抗癌功效的研究,早在1995年就已進行。 當時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團隊在我國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山東臨朐縣招募3000多名幽門螺桿菌抗體血清學陽性受試者。 這些受試者的年齡范圍在35-64歲,被隨機分配到幽門螺桿菌治療組(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2周)、維生素補充組(補充VC、VE和硒,持續7.3年)、大蒜補充組(大蒜提取液和油,持續7.3年)。 然后經過22.3年的隨訪調查后,研究人員發現:大蒜補充組在胃癌患病風險上降低了34%,胃癌死亡風險上降低了34%。 這么一看,吃大蒜的抗癌效果似乎是板上釘釘了。 但在這項研究中,其實有2個問題: 1.大蒜補充組的數據確實顯示抗癌有效,但綜合下來,不論患病風險還是死亡風險,都不如幽門螺桿菌治療組和維生素補充組的下降數據多。 2.大蒜補充組需要每天早晚兩次服用由400mg老蒜提取物和2mg大蒜油制成的兩個膠囊,這種提純物的濃度和劑量,完全不是我們平時吃個蒜就能比得上的。 也因此,吃大蒜的抗癌功效還需要更貼合實際的長期研究,以目前的成果來說,并不能說明吃大蒜能達到抗癌的效果。 第2點 —The Second— 大蒜素≠大蒜 之所以有不少人認為吃大蒜能抗癌,是因為大蒜中有大蒜素,這是一種具有消炎、降血壓、降血脂、殺菌等多種作用的成分。 而大蒜素的殺菌功效對于胃癌的首要致病因素——幽門螺桿菌同樣有效,因此可以推斷“攝入大蒜素有益于防癌、抗癌”。 于是,大蒜作為大蒜素的“產地”,也被很多人視為了抗癌食物。 但可惜,大家忘了一件事:大蒜中的大蒜素和提取出來的大蒜素,濃度和含量都有巨大差距。 大蒜含有的大蒜素含量不高,所以需要足量的大蒜素才可以殺死細菌,想單純通過吃大蒜很難達到理想目的,而且還容易因為大蒜的刺激性導致胃部不舒適。 如果本身就有萎縮性胃炎、胃潰瘍以及幽門螺桿菌陽性等胃癌的高危因素,大蒜吃了不僅沒用,還會刺激胃部進一步受傷,促使胃癌的到來。 第3點 —The Third— 抗癌不能靠單一食物 退一步萬步來說,哪怕大蒜真的能抗癌,也不能只靠著它來抗癌。 畢竟,癌癥的發生誘因是復雜、多樣的,包括但不限于遺傳、環境、飲食因素等因素。 所謂的食物的抗癌效果,目前也僅限于對食物中某種成分的實驗室研究,真正作用于人體的機制尚未探明清楚。 如果盲目相信、依賴某一食物來防治腫瘤,帶來的健康風險很可能比效益要高。 防癌抗癌貴在自我,除了均衡營養,合理膳食,還要戒煙戒酒,適當運動,保持良好心態。 第4點 —The Fourth— 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吃蒜 其實剛剛也講了,蒜并不是人人都適合的。 患有腸胃疾病和肝臟疾病的人,蒜這樣的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吃。 對于腸胃疾病患者來說,腸胃會受大蒜素刺激后,黏膜會充血、水腫,加重腸胃病情。 對于肝病患者來說,大蒜可抑制消化液分泌,導致食物不易消化,從而加重肝病患者的惡心癥狀。 即便是健康人群,每天吃上2-3瓣蒜也夠了。 另外,從營養角度來說,生蒜的營養好過被烹飪的大蒜。 但不管大蒜是生是熟,它的營養都不足以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什么重大的影響。 所以蒜這個東西,只要不過量,愛怎么吃就怎么吃,吃開心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