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耳朵里跟住了一只蟬一樣,成天叫個不停,晚上吵的根本睡不著覺,人都快被折磨瘋了!” 我們正常人睡覺的時候要是有一只蒼蠅或蚊子,在耳邊轟鳴,抓又抓不著,就會出現非常煩躁的情緒,耳鳴患者,耳朵里的聲音一直如影隨形,不像蟲子打死了就不吵了,他們的耳鳴是長久揮之不去的。 我看過的耳鳴患者不在少數,他們身體上的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計,但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最可怕的。 耳鳴如今也算是疑難雜癥,大家去醫院看,耳朵的檢查做了一堆,但實際效果卻沒有多少,因為耳鳴的根根本不在耳朵,只看耳朵是治不好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前輩醫圣張仲景,就有一張僅3味藥,但專克耳鳴耳聾的方子——“止鳴湯”。 組方:磁石、石菖蒲、黃芪。 藥僅3味,通補消三步各司其職: 1.磁石:鎮靜安神、潛陽納氣,屬于“消”的范疇,能平肝潛陽,引導亢盛的陽氣下行。針對因肝火旺盛、腎陽不足引起的耳鳴尤為適宜。 2.石菖蒲:開竅通竅,化濕和胃,則是“通”的體現,是中醫里常用的通竅藥。 對于因痰濕蒙蔽清竅、氣血瘀阻所致的耳鳴,石菖蒲能夠開郁通竅,疏通耳部瘀堵,開通耳竅,雜聲全無。 3.黃芪:被譽為“補氣之長”,能夠益氣升陽,固表止汗,黃芪不僅補益正氣,還促進氣血流通,滋養耳部,防止耳朵因榮養不足而出現異響。 三藥合用,既能消除耳鳴的根源——肝火、痰濕,又能通暢耳部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同時補益正氣,從而達到耳鳴立止、不復發。 此方是我常用的治耳鳴之方,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案例來了解。 陳先生,51歲,持續性耳鳴13年。 癥見:1.耳鳴眩暈、耳悶耳堵; 2.惡心嘔吐、四肢冰涼; 3.畏寒怕冷、腹部滿漲; 4.舌淡苔白膩,舌底靜脈紫黯,脈緩。 患者的癥狀就是典型的氣虛血瘀。 所以對于此種類型患者,我們治療就要從補虛化瘀出發。 “止鳴湯”,消通補并行,補益正氣、疏通耳部經絡,正對患者耳鳴之癥。 患者用藥14劑,眩暈好了大半,耳鳴也逐漸減緩。續服1月,聽力恢復,耳鳴在不知不覺的時候止住了,復診半年無反復。 |
|
來自: 新用戶2853ZPQ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