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城(Gyangzê City) 江孜,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 江孜城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的江孜平原上、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的上游北岸。江孜建城已有600多年,比日喀則還要稍早一些。江孜原為舊西藏的江孜宗,宗府設在宗山城堡內,是舊西藏的13大宗(宗相當于現在的縣)之一。由于其地處后藏通往亞東口岸的路上,與東亞的錫金(現為印度的一個邦)、尼泊爾、不丹等國相鄰,是溝通前后藏各城市與東亞鄰國的交通要道,商旅往來頻繁,成為了西藏一大重鎮。 宗山城堡矗立于江孜城中央的宗山懸崖峭壁上,山頂海拔4187米,居高臨下可俯瞰江孜全城。宗山城堡現有大小房間193間,現存古建筑7064平方米,至今完整地保留著宗政府、經堂、佛殿、監獄、城垣、碉堡、倉庫等,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宗政府遺跡。 宗山城堡不僅是舊江孜宗政府所在地,同時也是西藏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軍的遺址。 從18世紀開始,英國就企圖將西藏納入自己的殖民版圖,1888年發動了第一次對西藏的武裝進攻,遭到了西藏人民的頑強抵抗,英軍死傷慘重,被迫逃跑。但英帝國主義并不死心,又于1903年冬天,發動第二次入侵西藏的戰爭,并于1904年從亞東攻入江孜城。為了不讓山河破碎,家園涂炭,面對英軍的大炮和重機槍,數千英勇的江孜軍民不畏強暴,在宗山上用石頭、長矛、土槍、土炮與英軍展開殊死搏斗了兩個多月,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武器落后及火藥庫意外爆炸,造成后繼無援。最后,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包括白居寺云丹平措在內的60余名抗英英雄寧死不屈,毅然跳崖,全部壯烈犧牲,以身殉國。當年的英軍侵略者埃德蒙·坎德勒曾在其所著的《拉薩真面目》一書中記錄:“幾十個人會奮起猛攻你,拼死命戰斗到最后一個倒下去,像古羅馬的愛國者那樣。” 江孜城因發生過這樣一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被人們尊稱為“英雄城”。1996年上映的電影《紅河谷》就是以這個真實的故事為題材而拍攝的。 如今,江孜宗山抗英遺址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宗山下設立了宗山廣場,建立了“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抗英勇士跳崖處碑、抗英遺址展廳、抗英炮臺、抗英勇士雕塑和抗英展覽館等。在展覽館內,展示了當年江孜抗英軍民使用的藏槍、藏刀、土槍、土炮、弓箭、盾、矛、吾爾多(拋石繩)等實物,以及抗英照片。 和白居寺一樣,我們也只是乘車路過該路段,并未進去實地參觀。乘車路過時,我被宗山上的雄偉建筑所吸引,利用長焦鏡頭搶拍了幾張外觀照片作為紀念,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 ![]() 照片名稱:西藏 639 遙拍江孜宗山古堡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01(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02(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03(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04(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05(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06(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07(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登山入口(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內佛像(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抗英炮臺(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跳崖處英雄紀念碑(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英軍的大炮和機槍(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古堡抗英英雄雕像(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宗山廣場上的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網絡圖片加工) ![]() 照片名稱:江孜縣城、白居寺與宗山古堡相互位置衛星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