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繼續介紹《閱讀理解深講課》中對《琵琶行并序》的閱讀分析。 正文: 《琵琶行并序》閱讀分析,探尋不同表達方式的特點(2) 下面,接著前面內容,繼續閱讀分析《琵琶行并序》這首經典古詩。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突然聽到琵琶聲,詩人忘記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出發了。從前面的抒情繼續轉向敘事。這里推動敘事的動力,來自詩人忽聞水上琵琶聲的驚異、驚喜的情感。前面兩句描述“不成歡”與“慘”的情感,向“忽聞水上琵琶聲”的驚異、驚喜發生突轉。繼續推動敘事,急切地追問彈者是誰,但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描寫“琵琶聲停欲語遲”,在文本情感上形成好奇、追問的心理。接著,繼續推動敘事,移船靠近、重新開宴,呼喚彈者出來,看到了彈者,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進一步強化好奇、追問心理,留下懸念,使文本充滿情趣。 前面三句是敘事被描寫所打散、同化,最終呈現出強烈的抒情效果。這四句文字,則是比較純粹的敘事,偏向于客觀,較少情感因素,但在字里行間仍然能看到詩人的情趣,比如充滿了驚異、驚喜、好奇等。沒有直接描寫這些情趣的詞匯,主要通過細節體現出來的,比如“主人忘歸客不發”,是驚異、驚喜,“尋聲暗問”“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是好奇。 這就是敘事的特點,偏向于客觀呈現,情感隱藏于文字之下。 另外,這段敘事是相當簡略的,比如,直接從“邀相見”轉向“重開宴”,中間的寒暄、詢問、邀請等動作全部省略不寫。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這里,詩歌轉入對樂曲本身的描寫,敘事的過程暫停了。對樂曲的描寫,仍然以情感為主導和主脈,把曲調置于演奏者本人的內心情感中進行描寫。即,在“未成曲調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的情感脈絡之下,描寫“轉軸撥弦”“弦弦掩抑”“低眉信手續續彈”等動作細節。 這三句文字,抒情意味非常強。要注意的是,這里抒發的情感,看似琵琶女的情感,實質是詩人自身的情感。因為詩人第一次見琵琶女,不可能知道她有什么心事。“先有情”“聲聲思”“不得志”“無限事”等,是詩人聽到彈者音律后自己的情感。也許其他人聽到的并不是這種感受。從情感脈絡上講,這里又回到詩歌開頭的悲涼情感上,但這里情感內容發生了變化,不再是離愁別緒,而是“不得志”“無限事”等。但“不得志”“無限事”究竟指什么,這里未講,留下懸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