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安徽行。 我去安徽,去了一家大家想不到的博物館——淮南市博物館。 說實話,這家館的文物并沒什么看頭。其實淮南區域內出土的重磅文物挺多的,但絕大多數并不收藏于市博。如今又在考古挖掘武王墩,將來文物也不會放在市博,因為要建武王墩遺址博物館。 安徽那么多一級博物館我不去,為嘛去這家二級博物館呢? 一個原因是,淮南有晚上回北京的火車,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里有一個《淮南地區出土楚文物特展——武王墩發掘進展圖片及部分實物臨展》。 我對武王墩還很感興趣,可惜這個臨展的規模比我預計的小,展出的文物也不多。 不過,還是有驚喜。 在這個展上,我見到了一對武王墩超級美的鋪首。 以前,最美的鋪首是燕國那件,現在,我覺得楚國這件超越了燕國! 就這對鋪首,讓我覺得到淮南市博物館參觀,值了! 戰國·楚 鎏金鋪首街環 怎么樣,是不是特別美?極其精致,很楚國的風格! 武王墩位于淮南市高新區,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本可能還沒考古計劃,但據說是因為2015年及之后的幾年有一批盜墓賊長期對附近進行盜挖,之后被抓獲,追繳回了武王墩墓被盜文物77件。 國家不考古不行了,要不就都被盜墓者破壞了! 2019年11月,國家文物局批復武王墩墓考古發掘計劃。2022年6月,武王考古遺址公園被省文物局公布為安徽省首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武王墩四周有陵園圍壕,陵園內有主墓、大型車馬坑、若干陪葬墓、眾多祭祀坑等遺存,“武王墩”墓系陵園主墓,是首座經科學發掘的楚國最高等級墓葬,也是迄今為止發掘的華東地區最大規模的墓葬。(應該是屬于王族的墓地) 但,考古挖出來的文物,還需要修復保護,并不能展出。這次展的多數就是盜墓者挖出來的文物。 先來看這對鋪首的細節~ 左邊那件保存得更好。 右邊這件鎏金掉得更多一些。 還有三件小一些的鋪首,也是鎏金的。 以下是其他展品。 “阜平君”銅虎座一對 鎏金虎首銅鉤一對 最精致的就這幾件了。 還有一些文物圖片。 看著這些圖片,我對遺址博物館充滿了期待啊!青銅器和漆器,肯定能令人大開眼界,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開放。 另外,還有幾件文物引起我的興趣。 這是幾件石板。 可是,并不是由整塊石頭切割而成,而是合成的! 仔細看! 當時居然已經這么先進了,用合成的石板,而且切割如此平整,像現代機器切割成的啊! 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那件燕國的最美鋪首啥樣呢? 戰國·燕 透雕龍鳳紋銅鋪首 河北博物院 鎮館之寶之一 這件就是沒鎏金,如果鎏金了,還得是這件最美,哈哈~ 鋪首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結合的鑄造工藝,長74.5厘米,寬36.8厘米,重量21.5公斤,是目前所見最大的鋪首。 鋪首出土于河北易縣燕下都老姆臺遺址,推測應該是燕國最大的宮殿大門上的門環。 這件鋪首超級大,半米多高,想象一下,一件門環就這么高,那大門得多高大呀!那宮殿得多有氣勢啊!燕國不愧是戰國時代的超級大國啊! 鋪首上半部分以饕餮為獸首主體,饕餮的額頭上裝飾有一只立鳳。 這只鳳,鳳冠飽滿,脖子向前伸,抬著頭,眼睛炯炯有神,尾部翹起,爪子粗壯尖銳,兩只爪子分別抓著蛇。 兩條長蛇既巧妙地構成饕餮的額頭/或眉毛。 鋪首兩側各有一條向上攀爬的龍。 龍頭從獸角后探出,頭部向前伸,尾部盤繞在饕餮眼睛的左右下角。 龍頭、鳳首和蛇頸都是采用圓雕的手法,立體感很強。 下面的環上,也有兩條盤旋的龍。 龍鳳和蛇,在其他鋪首上比較罕見。 最后,發件線圖感受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