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主神明,其功能正常與否,關乎人體情志、思維與欲望的調控。然在當今社會,諸多因素紛擾,不少人被一種特殊的病癥所困擾 ——自慰、手淫現象頻發且難以自制,常被誤認作單純的 “性欲太旺”,實則此性欲亢進背后,隱匿著腎虛之根源。 觀當下之世,網絡與社會中充斥著琳瑯滿目的性藥,多以滋陰壯陽為要旨。此類助性滋補藥物,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仿若一片繁華盛景。然而,眾多因自慰困擾而求治于此類診所之人,卻陷入了愈治愈危的泥沼。其性欲非但未減,反而愈加強盛,腎之虛損亦日益加重。腎愈虛,則欲望愈烈,如脫韁之馬,難以駕馭,而欲尋能降低性欲之診所或藥方,卻仿若大海撈針,茫然無措。實則,眾多中醫亦對此類病癥的治療頗感棘手,不知如何有效降低此等亢進之性欲。然,古之醫方中,確有能令人 “清心寡欲” 之良方,且看如下醫案。 數年前某夕,正值筆者欲下班之際,一對夫妻趁門診無人,攜子匆匆闖入診室,言辭懇切,求為其子診病。其子年方十七八歲,然觀其神態,精神萎靡不振,目光黯淡無神,恰似失卻活力之幼苗。 經與父母詳談,方知此子往昔于學業上表現卓越,常居班級前三甲,考入 985 或 211 高校本是囊中取物。然近半年來,成績如墜懸崖,直線下降,且每日哈欠連天,課堂之上注意力渙散,難以集中精力。起初,家長誤以為乃夜間休息不佳或營養匱乏所致,遂嘗試多種方法補救,然皆收效甚微。直至一日夜半,聞子房間傳出異樣聲響,夫妻二人推門而入,驚悉其子竟染自慰惡習,且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每至夜晚,欲念叢生,雖心知不妥,卻無力自制。更甚者,已現血精之象,其子亦驚恐萬分,然仍無法停止。幸得此夫妻頗具見識,料想此非尋常之事,乃是病癥,遂四處尋覓良醫,徘徊良久,終見診室無人,毅然闖入。 診其脈癥,患者舌紅少苔,脈細數,此乃陰虛內熱之征。手心、足心發熱,此因心經走手心,腎經走足心,心腎陰虛有火,熱氣循經而發。小便顏色發黃,尿道澀痛,乃熱邪灼傷下焦津液與尿道所致。腰膝酸困,為腎陰虛之象;耳鳴時作,乃腎陰不足,耳竅失養;心煩多夢,緣由心神被火熱之邪所擾,不得安寧;身體倦怠無力,則是腎氣虧虛,難以濡養周身。夜間睡眠不佳,白日課堂之上自然迷迷糊糊,精神恍惚,注意力難以集中。 遂開方如下:黃連 20 克,黃芩 10 克,阿膠(烊化)30 克,雞子黃 2 枚,白芍、梔子、金櫻子各 15 克。余藥水煎,以雞子黃攪勻沖服。此乃張仲景《傷寒論》之黃連阿膠湯化裁而來。 黃連阿膠湯,其基本組成為黃連、黃芩、芍藥、雞子黃、阿膠。方中黃連與黃芩,性味苦寒,直折心火,猶如釜底抽薪,以清降上炎之心火,使心神得安。正如《本草綱目》所言:“黃連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濕,中病即當止。” 黃芩亦助黃連清熱瀉火之力,二者合力,可使心火漸息。阿膠與芍藥,則重在養腎陰,阿膠滋陰補血,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補腎精;芍藥酸甘化陰,養血斂陰,可助阿膠滋補腎陰,使腎水得以滋養。雞子黃,上可清心安神,下能滋補腎陰,其性平和,恰似調和陰陽之使者,溝通心腎。諸藥合用,共奏清心火、滋腎陰、交通心腎之功,為治療心火旺、腎陰虛、心腎不交之常用良方,往昔用于療治性欲旺盛而傷身者,屢獲良效。 此患者已現血精之癥,較尋常心腎不交更為嚴重,故于黃連阿膠湯基礎上加梔子清火,梔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使火勢得以全面控制;加入金櫻子固攝精關,《雷公炮制藥性解》云:“金櫻子,味酸澀,性溫無毒,入脾、肺、腎三經。主脾泄下痢,血崩帶下,澀精氣,止遺泄。” 其可收斂固精,防止精關不固而致精液外泄,如此則諸癥得以周全應對。 患者服用 5 劑后復診,自述心中略感清凈,仿若迷霧漸散,睡眠亦漸趨安穩,手心燥熱之感減輕。遂囑其原方繼續服用,連服 20 劑后,諸癥悉平,生活與學習皆恢復正常,成績亦逐步回升。患者欣喜而言,仿若重獲新生,身心從未如此輕松自在,腦海中雜亂之欲念消失不見,不再有紛擾之思緒。此般經歷,真可謂 “解脫”。 此醫案深刻揭示,中醫治病求本之理念。人之欲望,猶如雙刃劍,合理者可為生活奮進之動力,然過度而難以駕馭者,則成痛苦與疾病之根源。如《道德經》所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無盡之欲望,使人勞傷心神,耗傷氣血,陰陽失衡,終致百病叢生。故曰:“寡欲者壽。” 清心寡欲,方為養生正道,而黃連阿膠湯恰為此道上之明燈,為被性欲亢進所困者照亮康復之路,亦為中醫智慧在現代病癥治療中的生動詮釋,值得吾輩深入研習與傳承。 若君不知自身狀況,可咨詢于我,吾當為君辨證分析。以解君之疑惑,助君恢復健康。 ⊙注: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
來自: 蘇悠然rfy2mcl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