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醫生。俗話講,“冬不補陽,春必病溫”,冬天正是補陽溫陽的好時候,而附子有補陽“神藥”之稱,之所以這樣說呢,是因為附子補火助陽之力太強了,這把火能一直從腎一直燒到心肺脾。 但是呢,附子的用法有三重境界,溫陽只是入門,第三重才是巔峰,最可惜的是,90%的人都用錯了。今天一文講清楚! 首先,用附子最基礎的就是溫陽,一般配上善守、不善走的干姜,能穩穩的給身體助陽扶陽。這也是張仲景用四逆湯的思路。非常適合陽虛怕冷、關節冷痛的患者使用。第一重就這么厲害,那第二重呢? 干姜 第二重只會更全面,不但溫陽,還能幫你化生氣血。雖然附子不能補氣,但是它能補脾陽,幫助你把吃進去的食物更好的化生成氣血。但是注意,附子不要用太多,不然呢會損耗氣血。 一般用附子配上肉桂引火歸腎,再加上補腎陰的熟地,相當于有米、有火、有水,氣血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了。看著是不是很眼熟,其實張仲景的腎氣丸其實就是這個思路。 附子 第三重就是用附子溫腎納氣,其實這個更常用,但是很多人都不會。你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情況,經常上火,口腔潰瘍、長小泡,喉嚨紅腫,就算是用了很多清熱的藥都不管用,這個其實就是上熱下寒了。 這種情況是虛火上炎,所以不管你再怎樣清熱都是不對癥的,這個時候用上附子加肉桂,將陽氣引回腎里,再加上黨參、干姜溫腎祛寒,其實這就是附子理中芄的思路。 肉桂 所以說,附子這味藥真的是神奇,它有三重境界,具體怎么用,就看你功力是否深厚了。但是注意中藥不能盲目使用,本文也只作知識科普,如果身體不適,還請及時就醫,讓專業醫生辨證論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