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繁花》中的寶總(胡歌飾)讓黃河路的老板娘趨之若鶩,這里有爺叔的外表精裝,也有爺叔的饑餓營銷,神秘一點,拔高一點,讓眾人仰望著······ 實際上,別人之所以尊重你,并不是因為你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多少,而是因為你們之間有視差,別人得仰視你或者畏懼你。 你的心軟,你的好心,你的犧牲,并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只能激發他繼續索取的欲望。 這是人性,欺軟怕硬,弱肉強食。人性只懂得尊重強者,不懂得感恩。 人人都想跨越階級,再往上走一層,可怎么走這一層? 除了需要巨大的智慧之外,還要吃很多苦,這種苦不是你憑借美貌、生育價值、學歷、技術所能覆蓋的。 跨階層意味著不同的世界、資源和游戲規則。
后者的苦,是你要打破原生的思維認知,首先在人格上的脫胎換骨,你能練就如不動之心,能夠冷眼面對大千世界的各種假象和誘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強化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貪圖淺層次的刺激,不斷的自律和精進,延遲滿足,是長期主義者。 你要有超出原生階層的財富駕馭力、資產創造力,即格局、頭腦、能力上的脫胎換骨。 你要打破原生階層的為人處世、社交習慣,真正融入新階層的人際圈,也就是人情往來上的脫胎換骨。 需要你遠離家鄉的牽連,把自己前二三十年形成的一切全部打碎,再填入新貨,然后摸出規律,平穩運行!需要你的智慧、努力,能力、悟性,人品、運氣全部達標。 所以,對絕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沒幾個人能吃的了這樣的苦,大多數人在這個過程中已被打磨的萎靡不振,即使愿意吃,也需要相當的悟性和機緣。 有錢人90%的收入都來源于實用主義、功利主義,遵循的是市場規律人性弱點,而不是道德。 而普通人90%的收入都是老老實實打工得來的,賺的都是出售勞動力的辛苦錢。 一個小孩從小在飯桌上聽他父母的生意經,教他掌控自己零花錢的方法,學會的是搶奪資源的能力。而普通人的小孩沒有零花錢,父母從小告訴他,你只管好好學習,壓歲錢也得沒收,將來你就安心上班,遇到別的事兒多為別人考慮。 我們從小都受儒家教育,但如果你把這一套搬到商業當中來,那肯定要吃大虧呀,因為心太軟的人根本就賺不到錢。 你會經常因為別人說一句好話,就讓出核心利益,企圖通過自我犧牲、道德標準高來贏得別人的尊重······ 對于這些想要跨階層的人來說,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上開導和指引,以及現實中的落地。 你根本hold不住那個階層的一些游戲規則。 所謂跨越階級,都是想象,都是幻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