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女,43歲,2024年12月09日初診【主訴】:汗多數年,加重半月 【初診情況】:患者數年前開始容易出汗多,未治療,近一月因”卵巢ca”手術后并化療一次,術后原有出汗多癥狀加重,自訴平常頭部出汗最為明顯,頭發常處于潮濕狀態,平時畏寒多,日間偶有潮熱汗出,夜間常潮熱汗出而醒,飲食可,大小便可,睡眠稍差。觀察面色白,體型瘦,舌淡苔白,脈緩細弱。 【辨證分析】:多汗癥 【中藥處方】:柴胡12,桂枝10,干姜6,甘草15,天花粉10,牡蠣30(打碎),龍骨30克(打碎),紅參6,白芍10,山茱萸24,五味子10,浮小麥30,麻黃根15,大棗30。6劑 【二診情況】2024年12月20日:上方共用藥6劑,汗多癥狀未完全恢復,但汗多癥狀已較前有明顯改善,仍有明顯畏寒癥狀,上方續用+制附子。因數日后需第二次化療,后再調理。 【按語】: 1、“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此案例具備”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兩癥,故選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患者面色白,虛寒癥更為明顯,故去黃芩。 2、來復湯也是治療汗多癥的有效方劑,出自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山萸肉(去凈核)二兩、生龍骨(搗細)一兩、生牡蠣(搗細)一兩、生杭芍六錢、野臺參四錢、炙甘草二錢”,“治寒溫外感諸證,大病瘥后不能自復,寒熱往來,虛汗淋漓……或喘逆,或怔忡,或氣虛不足以息。” 來復湯的藥物結構,以益氣斂陰、固攝止汗為主.比較適合體虛之人汗多。 3、綜上,用柴胡桂枝干姜湯+來復湯,考慮術后氣血虧虛,加大棗養氣血,浮小麥、麻黃根對癥治療,增強收斂止汗功效。 僅供醫務人員學習參考,患者需配合醫生指導,切勿自行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