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2024年12月19日,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師生赴青海省建新監獄/未成年管教所參加“朗月”涉罪未成年人心靈重塑項目匯報展示暨心理矯治研討會。該項目是周笑莉教授帶領學生成立的“劇心”戲劇普法與教育矯治團隊與西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共同合作,為其一年余的應用戲劇創新服務項目。曾榮獲“2024年度十大公益創意獎”,是戲劇教育在特殊領域助力矯治的優秀典范性案例。團隊原創話劇《尋找齊天大圣》不僅展示了戲劇矯治的深遠意義,也傳遞了大愛救贖的力量。小編經周笑莉教授允許,原文刊出她在研討會中的創作談,期望給大家帶來新的啟示。為從事應用戲劇工作的小伙伴帶來新思路。 尊敬的青海省建新監獄領導、未成年人管教所領導、各位干警 西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 各位老師: 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的各位領導、同事、同學們: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現象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司法部監獄管理局高度重視服刑人員尤其是青少年服刑人員的心理矯治工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上海戲劇學院“劇·心 戲劇普法與矯治服務團隊”與西寧建新監獄、西寧心理健康研究所合作,以戲劇特色形式對墻內未成年犯罪人員進行教育矯正。并以一部心理情景劇《尋找齊天大圣》的展演,呈現了戲劇矯治活動的啟發性及意義。 在工作過程中,我們與西寧心理研究所的老師們通過線上線下的溝通,探訪、商議、提煉,了解幫矯人員的基礎狀況,通過心理數據分析與戲劇能力分析,了解到他們的人格個性與藝術能力;根據所得數據的分析,我團隊創作了《尋找齊天大圣》的劇本。劇情講述了主人公馬志強,從曾經的少年犯,成長為企業家的心路歷程,展示了他在自卑與自尊、迷茫與覺醒之間的掙扎,最終在內心的“齊天大圣”的啟示下找到了改變和重生路徑的故事。 劇本邏輯借鑒于神話大師約瑟夫·坎貝爾'英雄之旅',經歷了啟程、啟蒙、歸來三大階段。從主人公普通身世的起點,到他遭遇困境的內心掙扎,再到面臨誘惑的挑戰,直至最終戰勝自己,找到希望和信念,重獲新生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劇中的“齊天大圣”在故事中扮演著重要的象征意義。他不僅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更是馬志強內心的榜樣和引導者。我們將心理學中被廣泛使用的“投射”心理機制,其以藝術化手段轉化為戲劇似真環境中的求美感受,目的是使參與者在戲劇體驗中產生移情作用,將「美感距離」與其自身的真實世界相較聯想。在創作過程中,用“大圣”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象征,意在突出主人公的自我發現和救贖之旅,我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著想: 首先,“齊天大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位家喻戶曉、受人尊敬的文化符號,以智慧、勇氣而聞名,象征著智慧與啟蒙。通過與這個符號,我們讓主人公-馬志強洞察了自己過去的錯誤,明確了自己當前的處境,獲得了告別過去,勵志未來的智慧。 第二:“大圣”象征著人內在的力量和韌性:我們從“孫悟空”戰勝了無數挑戰和對手的經典故事情節中汲取靈感,讓馬志強挖掘自己內在的力量和韌性。使他有能力面對過去,直面恐懼,并在自我救贖的道路上克服困難。 第三:大家從劇中可以看出,大圣作為榜樣與指引,為馬志強提供了道德指南和靈感源泉。它引導主人公做出更好的決定,在獄警的幫助下,找到改變自己的動力,擺脫過去的局限,撐起個人成長的信念,最終帶來改變和救贖,努力邁向光明的未來。 戲劇作品總是在矛盾中推進,我們建立“大圣”這一藝術符號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它的對比符號。這些對比符號可以為敘事增加深度,并提供對救贖、自我發現和個人成長等主題更豐富探索。 第一個對比符號是“陰影自我”:我們注意到馬志強的陰影自我是由原生家庭的破碎、愛的缺失造成,以他黑暗的沖動和過去錯誤為代表。這個陰影自我表現為父親的暴力、母愛的缺失、同伴的欺凌、物資的誘惑,以及后來引誘馬志強重蹈覆轍的那些人與事。這些陰影提醒著他,過去的消極以及迷茫的實現無處不在,想真正轉變,所必須有百倍的勇氣才能挑戰、克服“陰影自我”。 其次,是“隱喻枷鎖”:這些枷鎖是馬志強曾經與他的損友們所犯的罪惡。少年犯們的過去聯系著罪惡感、羞恥感或社會道德準則的喪失,同時也預示著社會對他們的鄙視、拋棄和不齒。這些枷鎖壓得馬志強們喘不過氣來,也阻礙了他們自我完善和救贖的腳步。 第三是“倒影之鏡”:王陽明曾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歹意之動”。馬志強的內心仿佛也有一面顯像的魔鏡,將善惡、好歹的思緒映照給他。主人公對自己性格中的陰暗面以及過去的錯誤,一直在回避壓抑,這恰恰證明了他內心有評判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對未來的困惑和迷茫,同樣應對著他的渴求與希望。這種對抗式的反照對于他的救贖至關重要,他必須承認自己過去的犯罪行為并愿意為此承擔責任。同時,也有決心重塑心鏡外的自己,以其新形象示人。“倒影之鏡”促進了馬志強的自我反省,是走向救贖與重生旅程的開步之端。 戲劇不僅僅是娛樂形式,它自誕生之日起,就是肩負教化責任的大眾傳播工具。我們為西寧建新監獄的未成年犯罪人員創作排演此劇,降低了他們社會性與心理性的壓力與限制,擴大了他們認知中的真實世界、延伸了他們人生的極限。這部戲劇的創作意圖在于燃起少年犯們內心的希望。使他們知道:成功并非偶然,失敗也并非致命。無論經歷過怎樣的挫折和困難,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的命運,找到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馬志強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個體的成長歷程,更是對每個未成年涉罪人員的啟示和鼓舞,讓他們意識到,失敗雖然是人生的低谷,但更是成長的起點。真正的英雄,不是永遠不會倒下,而是跌倒后,能勇敢地站起來,并站得更穩更直的那個人 在全劇結尾處,我們用呼喚與應答的處理,象征著這些折斷了翅膀的雛鳥,在高墻內的重塑蛻變,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樹立起走向外面世界,實現自我價值,貢獻社會的勇氣和信心。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自己內心的“齊天大圣”,希望他能激勵著“馬志強”們努力實現個人成長,建立法律意識,永不再以身試法,投身社會后能有正常的生活和更光明的未來,走出屬于他們的“英雄之旅”。 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周笑莉 2024-1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