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鐘聲響起,我提交試卷,返宿舍,收拾行囊準備回家。拉著小行李箱走在校道上,書包里電話鐘聲響起,我接通了。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他對我說:“孩子,那現在開始,我把你的世界還給你。接下來,你可以走自己的路了。我不會再干涉你了”。 那一瞬間,我潸然淚下,抽噎著說:“好!謝謝爸”。 那一刻,我似乎懂了些啥,又是什么都不懂。 時隔多年,我從背著書包上學的小女孩,到拉著行李箱到處出差工作的職場人?,F在回頭看看,我發現自己是千尋,亦不是千尋。千尋是誰呢? 她是宮崎駿大師的巔峰之作《千與千尋》的女主角。該影片,于2001年在日本首映。上映以后,好評如潮,被譽為21世紀全球評分最高的動畫電影,中國豆瓣評分高達9.3,并一舉拿下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首部同獲奧斯卡與金熊獎的動畫電影等9大大獎。 很多人把《千與千尋》當成經典兒童動畫影片。其實不然,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們不僅會回憶童年,聯想到孩子那般善良、天真、稚氣的美好,而是還會看明白童話故事中的各種寓意,以及成年人真實世界里的種種磨難與無奈。 如今,我多次重刷這部電影,看到不僅是少年千尋勇敢、堅強、善良,更多的則是成人世界里,關于人的欲望、成功的事業、幸福的愛情、以及人生意義等多方面的深度思考。 用一句話來說:你我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年角色:錢婆婆、巨嬰、無臉男、千尋甚至是被魔化的動物。 01成人世界里,貪婪并沒有錯。錯的是你早已忘記做人的根本。在《創世紀》中記載著亞當和夏娃因貪吃,而偷吃果子,從而被上帝懲罰的故事。于是,這個世界誕生。在影片中,打開《千與千尋》的故事,也是如此。 可以說,人的欲望是所有故事的開端,也是人類所有痛苦不堪經歷的伊始。 因經濟問題,千尋一家人被迫搬公司、搬家。在達到目的地之前,他們一家人先看到一座主題公園的殘骸,看似有點夢幻。千尋爸爸說:“90年代初期的時候到處都在開發,后來泡沫經濟發生大家都倒了......。” 也就是說,故事發生背景,在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日本,經歷了經濟泡沫大劫后,國家經濟倒退。 據數據統計顯示,當時的日本,損失達到了300+萬億日元的數額,相當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敗戰的損失。 好了!理清楚時代背之后,我們就便能理解接下來發生的事。當他們帶著好奇心走進這座“仙境”時,首先看到的美食。因人性中的貪婪與對美食的欲望,千尋的父母經過了一番饕餮之后,都變成了豬。這才是故事的真正開始。 很多人說千尋這一路走來的所有不幸遭遇,全因為爸媽貪婪,吃了錢婆婆的免費大餐才導致的。 其實不然。在準備吃之前,媽媽說等一下有人來了,再付錢就是了。爸爸也說不要緊,信用卡和現金隨便收。 也就是說,他們有付錢的想法,初心并不是真的想偷吃。那問題出現在哪? 答案很簡單,他們因有錢而狂妄自大,忘記做人的根基: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有二
注意了!在電影中,千尋的父母也不是吃一口美食就變成了豬,而是一直吃,吃撐了還繼續吃,最后才一步步淪為豬。這說明什么呢? 一口吃不來胖子。有欲望,并沒有錯,錯在于你被欲望操控了。簡單來說,你過度放任自己的欲望,直到最后成為欲望的奴隸了。
反思一下,現實生活中的你我,是否也為過度的欲望所操控了?在這個時代,人人都在勾引你掏空錢包。你是“存款族”、月光族”,還是“月欠族”? 據數據報道:35歲以下的中國年輕一代,56%暫未開始為養老儲蓄,44%群體中平均每人每月儲蓄只有1339元,部分年輕人處于“零儲蓄、高負債的狀態。 可以說,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消費觀念有問題。大家熱衷于想做“負翁”。為什么會這樣呢?
如果消費能給我們帶來快感,讓我們幸福的話,這也沒什么不好的。然而,問題是大部分人的消費欲望超于本身賺錢能力。直接來說,我想要的東西太多也太貴了,但我買不起。怎么辦呢? 過度消費,銀行貸款,負債,還貸款,然后直接被社會毒打了!因此,你也只能一步步成為金錢奴隸。這跟千尋父母一步步淪為別人操控的對象,很相似。所有,你這輩子也別再妄想著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所想要的模樣了。 可見,人有欲望,有想法,甚至是貪婪,都沒有錯。因為人活著本身就自帶有七罪:貪嗔癡恨愛惡欲。但過度放任自己,讓欲望逍遙法外,忘記做人的根本,這就必定會出事,遭受社會的懲罰,也是遲早的事。 用古人的來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就是說,人可以有金錢欲望,也可以愛財,但前提條件是取之有道。同理,人可以有食欲,喜愛美食,但前提是尊重人的勞動成果。 所以,在我看來,孔子說:“無欲則剛”,不全是對的。因為每個人都難做到不被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種利益(金錢、美食等獎勵)所誘惑。但是你別忘了!在這個世界,人人都可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直接來說,在欲望面前,你要先會做人,先遵守人的基本道德規范,才不會被社會毒打。具體如何做呢? 古希臘人用一句話說明了:“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也就是說,做人不能忘本,要守道,要有品德。 簡單來說,哪有天生無欲無求,只不過在欲望面前,你要學會克制自己,懂得人的基本道德規范,以免淪入他人的圈套罷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有欲望、甚至是貪婪,這都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你自我放縱,貪得無厭,知道淪為他人操控的對象,還執迷不悟。 我想!這也就是《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在最基本的做人問題,給人類最好啟示了。用一句話來說,是欲望,在決定你的人生走向。 宮崎駿大師透過電影中,千尋媽爸變成豬的寓意,主要想告誡我們:人活在世間,首先要懂得第一法則「做人」。用《素書》所講的話來說:“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什么意思呢? 做事時,要心中有數、有目標、有信念、有原則和有方向,然后要堅定不移,正直剛強,這樣才能建功立業。做人時,你要勤勤懇懇,不貪多,不傷害他人,心地要善良,才能夠善始善終而無禍患。在前面,我們講到了做人的根本,接下來我們就來說如何做事。 02“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這不全是對的。想立業,那乖乖努力,這也是不對!成功是概率事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有不少人信以為真,看別人開淘寶賺錢,自己就申請一個淘寶號;網紅佳琦靠直播賺到錢了,自己也開始做視頻、搞直播帶貨等等。可是有人總是能賺到錢,而你卻偏偏做什么敗什么,即使跟風了,你也“飛不起來”。這為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你有本事跟著風口走下去嗎? 有人曾調侃道雷軍:“你是豬嗎?”然而,其實雷軍本人也不是站在風口上吹起來的豬。在創建小米很多年后,他才遇見遇見風口,才迎來創業高潮。也就是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不全是對的。這句話真正意思是想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需要看趨勢,審時度勢。問題是風口在哪呢?這個就很難找了。 既然如此,也有不少人認為那我干脆不找什么風口,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努力做事就對了。何況古人總是勸告我們只要肯努力,你就能成功之類的話。比如,拿破侖說:“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又如…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99%汗水+1%靈感”等等。 所以,在他們看來,盡管去做,盡管努力就對了。但事實上,天才確實=99%汗水+1%靈感,問題是那1%的靈感往往才是最重要的,有時甚至比那99%的汗水還重要。 然而,很多人只記得前半句,卻忽視了后半句。沒有1%的靈感,撬動99%的努力,結果很可能不盡如意。寫作也如此,做任何事也一樣。你花99%精力來學習、或者練習寫作,還需要巧用1%思考(寫作市場趨勢等等),才能觸發靈感,創作出更有符合讀者胃口的文字。 電影中的千尋也是如此。既然千尋父母因貪吃而變成豬,想要救父母,怎么辦呢?她不是站在風口,懂得油屋的規則,一下子就救了媽爸。她也不是一味努力,就能成功找到父母。她是怎么做的呢? 白龍對千尋說想要留在下來救爸媽,只有一條生路,那就是去找鍋爐爺爺,求一份工作。鍋爐爺爺那邊人手夠,所有讓安排小玲姐帶千尋去找湯婆婆簽約。最后,千尋才名正言順得到一份工作,獲得留下來的資格。 千尋進入油婆婆的管區后,她做了哪些事呢?
在這個過程中,一開始小玲姐很嫌棄千尋,可到影片最后,小玲劃船送千尋上船去坐“火車”的時候對她說: “千尋,以前我說過你好笨,現在我收回這句話!” 爐灶爺爺對她說:你不要因為一時高興,就把別人的工作搶去做了。 錢婆婆自己也告訴千尋:'雖然我很想救你,但是我卻什么都做不到,只能靠你自己去救。這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則。'這說明說明呢? 魔法的國度看上去神奇,但最根本的東西也不過如此。你想得到的東西,需要自己讀懂規則后,付出代價,然后全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爭取。如果你只付出一百,就別妄想著得到一萬的回報。即使世界上有各種魔法和風口,看似能幫你你走捷徑,但也沒啥用。所以,你別再犯傻了!別在以為“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也別人空想著,成功靠努力。你要覺悟要知道,成功是概率事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千尋成功救了爸媽也如此。
所以,在我看來,你想成功,想做成一件事,別再盲目聽說什么只有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或者說,只要努力,就能有所成。相反,凡是成功,離不開這兩大步驟。
好了!這也是《千與千尋》中,女主人千尋這個小女孩,一路無所畏懼,一往直前,求爸媽的經歷,給我們的另外一大啟示。只這可惜,這兩點常識,總是為人所忽視。 03愛不是一味付出,而是要看對方的回應。影片中,暗藏著一種愛就是無臉男對千尋的愛。他長著一張白紙,腦袋不大靈光,第一次出現是在橋上,所有人都看不見他,唯有千尋感受到他。在一天雨夜里,孤單寂寞的他悄悄出現在千尋身邊。千尋發現他后,說了一句話:站在那里不怕被淋濕嗎?我把這扇門開著。內心單純的他,莫名被千尋吸引。再后來,他在油屋,用人家人愛的金子收買他人的心,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欲望,享受美食,享受服務等等。 唯有千尋,不被他的金子所吸引。他變出大把大把的金子,遞到她面前,而她只是一直不停的搖頭,說她不要,說她還有別的事情,所以必須告辭。 此時的無臉男,無助、神傷,只是說了一句話:“我的金子,只給千尋”。可千尋不要,大怒之下的他,吞下三個視錢如命的人,最后變成了怪獸。在油屋里“大開殺戒”后,他完全變成了人見人怕的無臉男。就在他最脆弱的時候,終于說出了他的苦悶:我好寂寞。 在無臉男身上,我們每一位成年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年少的我們,總是在尋找愛的對象,總是在撕心裂肺,總是在愛而不得。我們甚至跟無臉男一樣,一直默默地守護在她(他)身旁,不動聲色的??山Y局又是什么呢?
很多傳統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愛是一成不變,而不是三分鐘熱度。愛是給予的,而不是得到;愛是無私的,而不是自私的,對吧?所以我們一直認為談戀愛時,要找一個愛你的人;相處時,你要像我愛你那樣,對待我;結婚時,你要找門當戶對的人。 可是,在我看來,這樣的愛,全是不對的。這樣的愛,不是真愛;這種愛,也極為痛苦。最終也導致我們只能像無臉男一樣,走向自我崩潰的結局。那愛是什么? 愛不是一味想著要得到什么,也并非付出。這樣的愛,就如同一種隱形的“商品”交換罷了。 所有在我看來,愛的關鍵是要看對方的回應。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于是有了反哺之恩。愛情中,給予對方的愛,于是才有了下一代。如果你一直給予對方的愛,但遲遲收不到愛的回應,這種愛,必敗無疑。所以,你也該醒醒了,別傻了!別以為你付出了,就愛對了。愛的正確方式,是滿足彼此的不同需求,懂嗎? 總結 好了!你現在看完《千與千尋》,知道成人世界里,最需要做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做人做事和愛對人。 具體怎么做呢?拋開傳統的錯誤做法。
最后,愿2020年的你,別再跟千尋媽爸、無臉男等人一樣,踩同樣的坑,犯同樣的錯。 從現在開始,你要讓與不對想法、錯誤的人與事說聲再見,從此告別被社會毒打,讓自己活出痛快、開掛式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