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生活不如意,命運多舛、前途渺茫的時候,偶爾會怨天尤人,偶爾會怪命運不好,偶爾會求神問卜,算卦測命。有時候也會想辦法改變命運,但試了很多方法,也曾行善積德,也曾戒殺放生,也曾布施助人,也曾戒除各種惡習,但命運依然沒有改變,依然窮困潦倒,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昨天又重讀了《俞凈意公遇灶神記》,深有感觸,終于發(fā)現(xiàn)改變命運的秘密??赡苡泻芏嗯笥巡]有讀過這篇文章,所以下面再簡單介紹一下這篇文章大概內(nèi)容。

俞凈意公,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位江西人。他從小聰明過人,博學多才,成績優(yōu)異,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考中了秀才。可是后來連續(xù)考了七次,就再也沒有考中,人到中年,只能靠教書為生,生活越來越窮困潦倒,度日維艱。
在這期間,他生了五個兒子,有四個都夭折了,只剩下老三,但在八歲那年也突然失蹤了;還生了四個女兒,也都相繼死去,只剩下一個最小的女兒,妻子因此悲痛欲絕,哭瞎了雙眼。
俞凈意公就常常想不通,自己好像沒有做過什么大惡事,并且還積極努力地修行,為什么還會遭受老天這樣的懲罰呢?所以從四十歲以后,每到臘月三十,他就把自己的情況寫成一篇疏文,托請灶神爺帶到玉皇大帝那里,祈求天帝保佑。

就這樣,直到他四十七歲的那一年,終于迎來了灶神的示現(xiàn),指出了他凄慘命運的根源。
根源是什么?就是“意惡太重,專務虛名,徒有其表”。主要包括下面幾條:
他給灶神焚燒的疏文,全是怨天尤人的詞句,沒有一點悔改的意思;他雖然也跟別人一起放生,但都是礙于情面,不是真正的有慈悲心,真正想放生,在他家的廚房里,還有很多蝦蟹之類;他說話太刻薄,好勝心強,言語不讓人,訕笑別人;他雖然沒有做過邪淫之事,但有那個心,見到美貌女子,總是心生淫念,多看而留戀。
他雖然平常也有善言善行,但都是敷衍浮沉,沒有一件事情腳踏實地,盡心盡力去做的。并且滿腔都是意惡,甚至天沒有降福給他,還責怪老天沒有保佑他!起心動念,都不是善的,所以才感召來惡的果報。

從此以后,俞凈意公決心改惡修善,首先就是從念頭上轉(zhuǎn)變,把心地打掃得一干二凈。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山相隨,一念一行,都好像有神明在監(jiān)視著他,再也不敢自欺欺人。
就這樣做了三年,工夫純熟,命運就開始改變了。先是進宰相府教學;后來又到國子監(jiān)學習;后來還考試登科;然后丟掉的兒子也找回來了;妻子的雙眼也重見光明,這些都是他改惡修善后獲得的果報,因果報應,真的是絲毫不爽.
末學今年也是四十七歲,也是罪孽深重,雖然沒有俞靜意公那么凄慘,但也是一事無成,窮困潦倒。雖然十幾年間,也努力修善,但和俞凈意公一樣,都是徒有其表,沒有從意念上去修,惡念還是很多。所以為了改造命運,一定要向俞凈意公學習,認真斷惡修善,精進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