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3個西藥和4個中成藥,一文總結: 一、西藥: 1、加巴噴丁: 本藥的鎮痛作用大部分源于作用于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的α2δ亞基,后者在外周神經損傷后的背根神經節和脊髓灰質背側角表達上調, 并可通過非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受體減輕脊髓神經元機械性損傷所致的疼痛, 另外,加巴噴丁的止痛機制還與ATP敏感的鉀離子通道有關。可能與通過抑制P/Q型鈣通道減少鈣離子的內流, 降低了NMDA和非NMDA受體的谷氨酸利用率,從而減少了興奮性氨基酸和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腰椎管狹窄癥患者服用叫加巴噴丁,可有效改善疼痛癥狀、睡眠和疲勞感。 2、甲鈷胺: 本藥是一種內源性的輔酶B12,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轉甲基反應過程中,作為蛋氨酸合成酶的輔酶,起重要作用。 甲鈷胺可以在神經疼痛急性期通過抑制異常放電,提升痛覺閾值,緩解麻木,放射痛,改善根性癥狀;慢性期通過加快軸漿轉運,促進突觸傳遞補充神經遞質,恢復信號傳導,促進軸突髓鞘再生從而促進神經修復。因此,甲鈷胺可促進損傷神經的修復,緩解麻木疼痛,減輕炎癥水腫,并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松弛腰痛部位緊張狀態,可能對提升行走距離有益。 3、利馬前列素: 環磷酸腺苷是由三磷酸腺苷經過腺苷酸環化酶催化而生成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利馬前列素是腺苷酸環化酶激活劑,可增加血小板內環磷酸腺苷含量,其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黏附的活性是前列腺素E1的10倍以上。利馬前列素可以增加神經組織血流量,改善神經功能,用于末梢循環障礙的預防和治療,切除腰部交感神經也不影響其擴張血管作用。藥理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改善末梢循環障礙;②增加血液流量和提高皮膚溫度;③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④抗血栓形成;⑤增強神經組織的血流量作用;⑥改善神經功能作用;⑦ 改善痛覺過敏作用;⑧ 改善步態失常作用。本藥可有效改善腰椎管狹窄癥患者小腿疼痛、麻木感等主觀癥狀,提高行走能力。 二、中成藥: 1、獨活寄生丸: 辨證:風寒痹阻證 功效: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原因:腰背是足三陽經所在部位,六淫之邪(風、寒、暑、濕、燥、火)外侵可能引起經絡痹阻,氣血凝滯,筋脈拘攣,導致局部組織缺血、變性、蛻變、增生,從而導致椎管狹窄?。 表現:腰腿酸脹重著,時輕時重,偶有抽搐不舒,遇冷加重,遇熱減輕等 2、六味地黃丸: 辨證:腎氣虧虛證 功效:滋補肝腎、疏通經脈 原因:腎氣虧虛、氣血不暢,會導致腰府失養,進而引發腰椎管狹窄癥。 表現:腰腿酸痛,腿膝無力,勞累后加重,臥床休息后減輕,形體消瘦,精神不振,氣短等。 3、丹鹿通督片: 辨證:氣虛血瘀證 功效:補氣活血、化瘀止痛 原因: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導致血行瘀滯?。氣虛可能由腎氣虛、后天失養、勞損、久病等多種原因引起?。 表現:腰痛不能久坐,疼痛纏綿,下肢麻木,面色少華,精神菱靡不振等。 4、大活絡丹: 辨證:痰濕阻滯證 功效:理氣化濕、祛痰通絡 原因:痰濕阻滯的形成通常與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外感濕邪等多種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導致體內濕邪過剩,凝結成痰,痰濕內蘊,阻滯了人體正常的氣機運行和氣血流通,從而引發腰椎管狹窄癥 表現:腹膨腰凸,腰腿沉重疼痛,伴下肢麻木微腫,站立加重,臥床減輕,多形體肥胖,胸腹痞悶氣短,納呆,肢體困倦,痰多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