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說:“這種時候,不能意氣消沉,不能墮入絕望的深淵,還要予以感謝,然后跨出新的一步。可以說,這是度過人生這一嚴酷旅程的秘訣。面對災難和困境時,保持感恩之心,積極面對并努力前行,從而磨煉心性,實現人生逆襲。 “始終心懷感謝,謙虛律己,同時,不忘對他人施以關愛和善意。這樣的心態就是吸引美好現實的原因。” —— 稻盛和夫《心》 他來自一個普通家庭,街頭小販之子,但卻成功創立了兩家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盡管小時候學業成績并不突出,但他最終卻能研發出全球領先的材料技術。他便是被譽為日本"經營之圣"的稻盛和。 實現人生逆襲 他在87歲時,把答案寫在了《稻盛和夫一生的囑托:心》這本書上,他說: “本來像我這樣的人不可能成功,但最終我卻成功了,這一切都源于兩個字——謝謝。”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命中便有多大的福。常言道,樹高萬丈不忘根,人若風光莫忘恩。 持有感恩之心,是最頂級的人生之道。 命運之神眷顧了他,松下集團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向京瓷發出了一份規模不大的訂單,正是這份看似微不足道的訂單,幫助京瓷渡過了難關。稻盛和夫一直對此心存感激。 京瓷的負責人本想婉拒,但稻盛和夫得知后,立刻走進接待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負責人對此感到困惑,認為這筆訂單明顯是一筆虧本的生意。但稻盛和夫只說了一句:"沒有松下的訂單,就沒有今天的京瓷。” 正是這種發自內心的感恩之心,讓京瓷越走越強大。 稻盛和夫說他的口頭禪是:“南曼,南曼,謝謝”。南曼是佛語“阿彌陀佛”的方言發音。 別人付出一分,應當牢記在心;別人雪中送炭,自己也必將傾囊相助。 懂得飲水思源,心懷感恩的人,才能贏得命運的青睞。 感恩,發自內心的感恩,并不容易。不僅是對幫助過你的感恩,對傷害你的人也保持感恩;不僅對帶給你生命的宇宙自然感恩,也對剝奪你幸福的命運感恩。 稻盛和夫有一個獨特的生活哲學:無論面對何種境遇,他總是心懷感激之情。即使遭遇不幸或災難,他也會表達出感激之心,說出"謝謝"。 他堅信,即使在困難時刻,感激之情可能難以自然涌現,但重要的是要努力說服自己,保持感恩的心態。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或許正是他取得非凡成就的秘訣之一。 稻盛和夫《心》說:“不管好壞,都要說謝謝。” 遭遇災難、陷入困境、結果不如人意,這時候要說一聲感謝確實很難。如果人格沒有得到相當程度的磨煉,我們往往就會口出怨言:“為什么偏偏讓我遭此不幸。”我們會怨天尤人,滿腹怨恨。 稻盛和夫認為,某種災難降臨時,既可能消去一直折磨自己的“業”,也可能喚來新的災難。 而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應對災難時的那一顆心。心中描繪的景象會成為現實。 佛教用“思念造業”這個詞來表達。就是說,心中所思,會成為業,即成為“原因”,原因制造出現實這個“結果”。這種“原因與結果”交織而成的法則,在這個世界上儼然存在并發揮著作用。 以前,京瓷在沒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制造和提供了醫療用的人工膝關節。這件事,媒體曾廣泛報道,并對京瓷展開了激烈的批判。這事雖是有原因的,但稻盛和夫無法解釋。 他去找法師訴苦,法師說:“很好啊,災難降臨之際,也就是過去造的業消失之時。遭受這么一點批判就能消業,所以必須慶祝一番啊。” 他一心想著法師肯定會安慰他,沒想到法師竟然這樣說,一開始還覺得法師冷漠。隨后他仔細咀嚼了這段話,他豁然開朗,深感慰藉。 活著從來不遭遇災難的人不存在,災難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襲來。 稻盛和夫說:“這種時候,不能意氣消沉,不能墮入絕望的深淵,還要予以感謝,然后跨出新的一步。可以說,這是度過人生這一嚴酷旅程的秘訣中的秘訣。” 他說:“在直面災難、苦難、不幸狀況的時候,其實正是表達感謝的絕好機會。因為這種嚴酷的環境、嚴峻的局面,能夠鍛煉我們的心志,磨煉我們的靈魂。” 不要悲嘆,不要怨恨,不要憤憤不平,要對災難、苦難和不幸說“謝謝”。 因為,“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由自己的心吸引而來的。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們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由我們的內心所塑造,內心的想法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對困境保持“感恩”是度過困境的最強秘籍。 用積極的態度接受一切,并加以感謝,抱著樂觀的心態不斷向前。 為此,“無論何時何事,都要表達感謝”。 ? 03 但,我得承認,我還做不到。 對幫助之人保持感激,我可以;對不公待遇、對困境保持感恩,我可以;然對意外災難保持感恩,我做不到。 然,這也很正常。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無需修行。 但,我們能做的,便是在這塵世中,一點點鍛煉心性。 “對于無妄之災,剝奪幸福的災難,我絕對、無法感恩。”我這樣想。我是做不到感恩災難,歌頌災難。 然而,我會去學著,在無法避免、已發生的災難和困境中,試著放下埋怨之心,不再憤憤不平,試著放下“為什么這樣對我”的念頭,去臣服,臣服生命,臣服一切。 臣服已經發生的一切。或許有朝一日,會在“臣服之心”中生出“感恩之心”,那便是心性的淬煉。 稻盛和夫也說:“人生的目的,首先就是磨煉心性,換句話說,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磨煉靈魂。” “做不到”和“做到”之間的距離,很長很長,長到一生;也很短很短,短到只是一念之差,一個念頭的差別。 如是,如是。就是這樣。 “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終于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