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別六合表 ![]() 靈樞—經水第十二 十二經脈對應十二河流 ![]() 靈樞—經筋第十三 十二經筋所主疾病 一、足經筋 1.足太陽之筋(膀胱) 其病小趾支跟腫痛,腘攣,脊反,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仲春痹。 2.足少陽之筋(膽) (1)其病小指次指支轉筋,引膝外轉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脅痛,上引缺盆膺乳、頸,維前急。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仲春痺 (2)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并蹻脈而行,左絡干右,故傷在左角,右足不用。 3.足陽明之筋(胃) 其病足中指支,脛轉,腳跳堅,伏免轉筋,髀前腫,癀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前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 (1)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 (2)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 (3)以青熨急頰,且飲美酒,瞰美炙肉,不飲灑者,自強也,為之三拆而已。 (4)治在燔針劫刺。 (5)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4.足太陰之筋(脾) 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痛,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紐痛,上引臍兩脅痛,引膺中脊內痛。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孟秋痹。 5.足少陰之筋(腎) (1)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病在此者,主癇瘈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在內者熨飲藥。 #此筋折紐,發數甚者,死不治。 仲秋痹 (2)陽病者,腰反折不能倆,陰病者不能仰。 6.足厥陰之筋(肝) 其病足大指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股痛轉筋,陰器不用,傷于內剛不起,傷于寒則陰縮入,傷于熱剛縱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陰氣。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季秋痹 7.手太陽之筋(小腸) 其病小指支肘內銳骨后廉痛,循臂陰,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應耳中鳴痛引頷,目瞑良久,乃得視,頸筋急,為筋瘺頸腫。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其為腫者,復而銳之。 仲夏痹。 8.手少陽之筋(三焦) 其病當所過者,即支轉筋,舌巻。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季夏痹 9.手陽明之筋(大腸) 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孟夏痹 10.手太陰之筋(肺)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痛甚成息賁,脅急吐血。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季夏痹。 11.手心主筋(手厥陰心包經)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前及胸痛,息賁。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其成伏柔唾血膿者,死不治。 仲冬痹。 12.手少陰之筋(心經)(1)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 #治在燔針劫刺。 #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2)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 #焠刺者,刺寒急也。 #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 季冬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