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自己變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嗨,你好,這里是羅羅。 現在,看到很多伙伴已經開始制定2025年的年度計劃了。 不管過去的一年過得多么糟糕,都給自己按下重啟鍵,大方往前走才是關鍵,因為我們的人生只有自己才能改變。 這個世界是變化的,很可能未來還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挑戰。 因此,我們也應該有規劃未來的能力,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 2025年,一定要養成這5個旺自己的好習慣。 1 健康的身體永遠是第一位的。 身體垮了,就什么都沒有了。身體健康,我們才有機會去創造“1”后面的無數個“0”,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以一定要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讓人的血液循環更好,讓我們每天精力滿滿,不容易犯困。 因此,在新年目標上,要記得給自己設定運動目標,保持適度的鍛煉。 拿我自己來說,每個周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出去跑步,讓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 因為我每天的工作是坐在電腦面前和客戶溝通,以及我自己還有練習書法、寫作的習慣,長期久坐,讓我的腰部經常感覺到疼痛。 所以,我從2022年開始,每年都會設定自己的跑步目標,雖然我沒有像專業的跑者那樣,一年幾千公里。 但我只和自己比,只要每年的跑量比前一年多就是進步,否則,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作為普通人,經常去醫院反而是一筆大的支出。 人生比的是總長度,守住身體健康,不急功近利,反而能讓自己堅持得久一點,離目標更近一點。 2 學習,提升認知 學習也很重要。 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從學校畢業,就沒有必要繼續學習了,甚至對于互聯網上別人推薦的課程,會覺得是在割韭菜,但走到社會學的技能,反而可以增加我們的收入。 比如讀一些和工作有關的書籍,或者報名一門對提升自己工作能力有幫助的課程,就會帶來即時性的效果和收益。 但這樣,還不夠。 網上有一句話我很認同:人的核心競爭力,超過一半都來自重要不緊急的事。 在可能的情況下,不要太過于功利性,我們可以根據的熱愛和偏好,讀一些感興趣的書,學習你感興趣的技能,讓自己保持精神愉悅。 的確,雖然在短時間來看,做一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未必能產生即時的價值。 但持續積累,就可以給自己提升自信力,豐富你的技能,在某一個時刻,對你產生重大影響。 拿我自己來說,我從2022年開始學習寫作,當時沒有想到學習寫作可以帶來收入,但三年算下來,寫作為我帶來了至少6位數的收入。 不僅如此,因為學習寫作,我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銷售能力、用戶思維都得到了提升,我對自己學習其他技能也更加有信心了。 現在的我,還利用早起和下班時間學習書法,這件事目前看似毫無意義,但卻提升了我的審美,讓我變得更加細心,我的邏輯能力,耐挫性都得到了磨煉。 而且我也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明白了刻意練習的重要性。如果將來我想要從事書法老師,也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就像當年的喬布斯在讀書的時候學習書法,卻在蘋果產品的設計理念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還是要對外界保持好奇心,養成學習的習慣,持續性思考,遵循自己的好奇和直覺前行,某一刻,就可能救自己于水火中。 3 儲蓄,提升反脆弱力 以前羅羅不太注重儲蓄,每個月發了工資,就是和同事一起逛街,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用在研究和購買一些非必需品上。 但后來和姿巧學習了收納整理之后,慢慢學會了極簡生活,平時沒事就拿著袋子,看看家里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扔掉的。 而且購買東西上,也學會理性消費,用姿巧設計的模板慢慢養成手動記賬的習慣,現在才發現儲蓄是對抗生活的底氣。 有句話說的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外部環境永遠都是變化的,在不確定性中,可能當下自己的收入還不錯,但如果有儲蓄的習慣,即便某天失業,也不會傷筋動骨,這也是在增強自己的反脆弱力。 我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錢來投資自己的大腦,不斷向上學習。 但我也知道,比起消費更重要的,是把絕大部分資源放在保守的地方,保證自己不會被摧毀。 因為只有心安、不焦慮,心態好了才能專心搞學習。 否則,自己都快餓死了,哪里還有什么時間談情懷呢? 所以,養成儲蓄的習慣,不僅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不著急,更是我們抵御風險,讓自己自信的最根本原因。 4 做減法,管理精力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極簡生活,其中我覺得我們做減法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精力。 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很容易犯困,一天工作下來,覺得自己特別累。其實一個核心因素,是我們一天做的事情太多了。 而人的大腦有一個「省力」原則。 做一件事情,如何做更加省力,它就會選擇怎么做。 而思考,是很耗費能量的。 所以,我們看到一大堆事情,會逃避思考,選擇那些不用思考、看起來最容易、做起來也最容易的事情。 于是,花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事情,但發現,結果并不理想。 所以,就會焦慮、迷茫等,從而開始內耗自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中。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做的事情太多,就就非常消耗自己的能量。 所以,我們不能貪多求全,而是要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吃掉那只青蛙》一書中,提到了一個二八法則。 該法則提到: 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這種資源要想面面俱到,不如重點突破。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上面。 認真去思考自己每天列的計劃,有多少是可以不做或者少做的。跳出原有的思維方式,在少做事的基礎上,首先應該聚焦對自己人生產生積極影響的那20%。 集中精力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選擇大于努力的原因是每一件事對我們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是不均等的。 所以,我們要提高時間利用率,就需要在行動前,想清楚,哪些事情屬于那 20%。 然后,把 80% 的時間,投入到這 20% 的事情上,把這部分事情做好,結果就不會太差。 剩下那 80% 的事情,其實不做也罷,不會有什么影響。 在生活中,要習慣性做減法。 比如,定期整理房間。 整潔的居家環境,能夠提高專注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而雜亂的場所,更容易使人焦慮,影響心情和專注力,還會讓人思維混亂、效率低下。 事實上,環境也是一個人內心的投射,我們的內心是混亂、焦慮的,我們的環境也會變成這樣。 而且整理房間,也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好,我每次整理房間,都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給自己做減法。 在學習上,也要習慣性做減法。 如果一個人想要學的東西越多,就越容易失去目標。 羅羅以前也是如此,每年給自己列很多目標,但現在只保留了兩件事,就是書法和寫作。 在信息上也學會了精簡,很多地方,不需要說話的話我就不說,現在也明白少言則貴的道理。 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得到的是技能和收入的提升。 所以核心是要找到一兩個目標,讓自己保持熱情和專注,大力出奇跡,更容易取得成就。 做減法,你放下了欲望和雜念,你會發現更輕松和通透,情緒也會更穩定。 5 早睡早起,作息規律 2025年,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作息。 網上有一句段子: 我們熬著最長的夜,敷著最貴的面膜。 我們白天熱茶配枸杞,晚上卻在酒桌推杯換盞。 我們總有那么多借口,不好好照顧身體。 雖然是笑談,但確實要意識到,熬夜會加快一個人衰老的速度。 過去,我也有熬夜的習慣。 因為長期睡眠不足,讓我的情緒很不穩定,脾氣變得很暴躁,讓生活質量、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熬夜,傷害的不只是身體,還因為能量低,沒有耐心,在說話時候沒有做到換位思考,得罪了別人,讓自己的人際關系變得很糟糕。 所以,現在的我,基本上都是十點半左右就睡覺了,養成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也讓我的情緒、能量變得穩定。 休息好,精力滿滿,做事更有效率,反而能抵消自己睡覺的時間,不會因為自己多睡覺,做的事情變少。 寫在最后 人生不易,我們需要拼盡全力。 而如果我們在披荊斬棘之時,無法守住自己的一些底牌,最后可能會讓自己付出很大的代價。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一個中年人倒了,就是一個家庭的垮掉。 所以一定要記得,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的家庭,因為我們才是家里的頂梁柱。 養成這5個好生活習慣,有了抗風險的能力,也就不會再害怕危機。 2025年,一起變得更好! 請記得我和這個世界都是愛你的?? ? // 如想看我的更多思考,或想學習寫作和復盤,讓自己變得更加自律,想尋找成長路上的搭子,可考慮加入我們的年度陪伴社群 破繭成蝶。 ![]() 作者簡介: 我是羅羅,專注自我提升,通過持續閱讀寫作提升自己,做一個有溫度的寫手,用生命影響生命。 今天是5點早起寫作的第845天。 今天是公眾號日更第934/1000 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