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柳岳繼 ![]() 1952年,在英雄人物輩出的上甘嶺戰役中,有一個女性的身影顯得格外突出。 她是上甘嶺唯一的一位女戰士,經常活躍在前線部隊,負責鼓舞士氣,救援傷兵。 我國著名的上將秦基偉還曾經為她牽過馬,當過馬夫。 她就是曾被稱為戰場“百靈鳥”的文工團女戰士——柳岳繼。 腳踝受傷也要參軍多年以后,柳岳繼回想起年少時期參軍的經歷,她總會想起當時母親追在身后時,對她一聲聲殷切的呼喚。 1950年4月,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進軍大西南剿匪時,路過了柳岳繼的家鄉敘永。 當15歲的柳岳繼看到幾個英姿颯爽的女兵走過學校的窗口后,一等到下課,柳岳繼就急著跑回家詢問她的母親: “原來女孩子也可以當兵嗎?” 母親點點頭說: “你看花木蘭不也替父從軍,保衛了那么多百姓呢,所以,不論是男孩女孩,都可以在戰場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柳岳繼很興奮,立刻鼓了鼓掌,準備說出自己也想當兵的愿望。 “不過,”母親的話鋒一轉,她愛憐地摸了摸柳岳繼的頭表示: “我還是不希望你去上戰場——沒有一個母親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兒受苦的。” 柳岳繼聽到這段話后,暫時沒說出她的請求。 她明白母親的顧慮,也不舍得離開教養她長大的母親,可她的腦海里一直徘徊著那幾個女兵自信勇敢、為國效力的模樣,心中滿是憧憬。 參軍上戰場、報效祖國是她從上學以來就有的夢想。因此,她決定遵從自己內心的意愿參軍入伍。 她偷偷參加了征兵,幸運的是,柳岳繼最終靠著自己優秀的表現通過了審核。 高興不已的她立刻趕回家收拾行李,但出于對女兒的關心,母親并不同意她參軍的決定。 兩人一時無法勸服對方,而駐兵處那邊傳來通知,過兩天就要被調往其他地方。 不愿意放棄這來之不易機會的柳岳繼,趁著母親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家門,一路追趕解放軍的隊伍。 母親很快發現了她的離去,匆忙跑出來喊她回去,她殷切的呼喚讓柳岳繼回想起和母親度過的那些快樂的時光,一時忍不住淚流滿面。 可柳岳繼深刻的明白,如果每一個人都貪戀和母親在一起的生活,不愿意為國效力,那又怎么會有和平穩定、能夠和家人快樂團聚的日子呢? 因此,她更加堅定了參軍的決心。 夜深路滑,柳岳繼為了不讓母親再追上來,她跑得磨破了腳,鮮血都將鞋子染紅了。 但柳岳繼趕路心切,她來不及喊痛,仍舊一瘸一拐的向前趕去。 就在這時,一位軍人從行軍隊伍中遠遠而來。 見柳岳繼走路非常艱難,就一把躍下馬來,對她說: “已經傷成這個樣子了,為什么不回家休養,一直追著我們的隊伍做什么呢?” 柳岳繼便將自己和母親的過往一五一十的講述出來。 得知情況后,這位軍人立刻扶著她上了馬并表示: “騎我的馬。” 說著他又幫柳岳繼牽了一路的韁繩。 秦基偉 直到在部隊里穩定下來之后,柳岳繼才從其他戰友們的口中知道,這個為她牽馬的“馬夫”就是時任第15軍軍長的秦基偉。 柳岳繼對此也非常感動,她時時刻刻都向身邊的人強調: “我加入解放軍就是從一個家來到了另一個家,這個家那么溫柔的接納了我,我也要為這個家獻出我所能給出的一切。” 戰場上的“百靈鳥”加入解放軍的柳岳繼,很快熟悉了文工團的工作,也和隊伍中的女兵相處的非常愉快。 對于柳岳繼來說,最開心的事就是每天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戰友們一起寫歌、創作舞蹈,每一天都仿佛有數不盡的動力能夠為國效力。 而隨著6月朝鮮戰爭的爆發,我國為了保家衛國,最終組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抗美援朝就此開始。 1951年3月,當時正在重慶駐扎的第15軍接到命令,前往朝鮮戰場。 柳岳繼所在的軍隊即將開赴前線,有的人還勸說文工團女兵們留在國內,不要上戰場了。 柳岳繼卻表示: “我怎么能退縮!文工團的士兵也是軍隊的戰士,也要將用歌聲做武器,唱到前線的每一個角落!” 她主動向上級提出,希望跟著隊伍前往戰場。 可收到柳岳繼的請求之后,文工團的領導卻以其年齡較小不允許她去。 之后在柳岳繼的多次請求之下,文工團最終還是同意了柳岳繼隨軍上戰場。 1951年6月,柳岳繼追隨前線士兵的隊伍上了戰場,因為人手不足,她和其余幾位文工團的女戰士們被分在不同的地方。 但真正到前線去的女兵,只有柳岳繼一個人,她也成為了上甘嶺上唯一的一位女戰士。 1952年9月底,柳岳繼和兩位文工團團員,一起去上甘嶺陣地上進行文藝慰問演出。 來到上甘嶺的柳岳繼手拿快板,神情活潑,富有感染力地在上甘嶺的隊伍中,傳唱著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 戰友們都非常喜歡她,還親切的稱呼柳岳繼是戰場上的百靈鳥。 盡管當時只是九、十月,但上甘嶺的天氣異常寒冷,柳岳繼年輕的雙手很快生出凍瘡,雙手雙腳的皮肉都凍掉了好幾塊。 她卻一點都沒說過苦和放棄,仍然將笑容和熱情展現在前線作戰的戰友們面前。 不打仗的時候,柳岳繼就梳起一頭利落的辮子,教戰友們敲她曾在文工團學過的腰鼓。 在她的活躍下,上甘嶺的隊伍士氣空前高漲,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樣親密的團結在一起。 因為千里迢迢趕赴朝鮮作戰,戰士們在這里的生活非常艱難,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時常在軍中走動的柳岳繼還是將這些都看在眼里。 在戰斗間隙,柳岳繼想盡辦法從各個地方尋來當地的野菜和糧食,盡力幫戰士們改善伙食。 柳岳繼為前線的戰士們包餃子,還經常給炊事班的同志們幫忙,像個小太陽一樣忙活在寒冷的上甘嶺,漸漸暖熱了每一個戰士的心。 10月14日凌晨,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 文工團的團長心疼柳岳繼幾個年輕人,反復勸他們先行撤離上甘嶺。 但柳岳繼還是拒絕了團長,她把陪伴她許久的快板放在團長面前,說: “我為戰士們編寫了那么多的歌曲,陪伴了他們那么久,在我心里大家早就是一家人了,在家人奮不顧身戰斗的時候,我也不愿意離他們而去。” 見團長還想再勸,柳岳繼擺擺手說道: “讓我們回去?碰上了大仗還后撤,哪有這道理?” 說完這番話,柳岳繼就轉身沖了出去,和醫療兵一起抓緊時間搶救傷員。 頭頂著飛機的炮火,柳岳繼心中沒有一點畏懼,只想抓緊一切時間能救一個是一個。 等戰斗間隙,志愿軍都抓緊時間休息時,柳岳繼卻為了幫助一位傷員和大家分散開了。 原來柳岳繼見趕不及去找醫療兵,她就不停地用手挖掘出一個洞口,將傷員藏匿進去,挖到指甲斷裂都沒有察覺到痛苦。 直到安頓好這個傷員之后,她顧不上自己的傷口,抓緊時間趕到下一個戰士身邊。 在上甘嶺的43天里,柳岳繼無數次離死亡只差一線的距離,可柳岳繼毫無懼色,只是擦了擦血與汗,繼續奔赴在完成任務的路上。 她一路走來,看見坑坑洼洼的土地上躺著無數張熟悉的面孔,有的遍體鱗傷,還有的肢體殘缺,無聲無息地犧牲在異國他鄉,一時悲上心頭。 柳岳繼只能拼命忍著眼淚,努力大聲地將那首志愿軍軍歌,唱響在上甘嶺這片埋葬英魂的土地上。 這首歌極大地鼓舞了幸存的戰士們,他們更英勇地在戰場上沖鋒,無數次地打退了敵人來勢洶洶的進攻。 柳岳繼也一直堅守在上甘嶺戰役的最前線,做到了她對自己年輕時的承諾——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拼盡自己的一切守護在了戰友們身側。 直到43天后戰役結束,她才離開戰場,回到闊別已久的文工團休養。 回到祖國也要為慈善事業做貢獻回到團部修養的柳岳繼,仍然忘卻不了上甘嶺戰役中,那些未曾凝固的血跡和不曾散去的硝煙。 她忍不住寫下詩句,感慨道: “青山已被敵炮毀,唯見烈士墳墓群。” 此時,因為上甘嶺戰役中優秀勇敢的表現,柳岳繼得到了中央頒下的三等功。 可柳岳繼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功績而驕傲自滿,她常常思念那些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戰士們,便經常和認識的朋友們講述她和上甘嶺的戰友曾經歷的一切。 想到戰友們的家人,柳岳繼又很快行動起來,她用了很多精力去尋找和拜訪犧牲士兵的親人家屬。 柳岳繼見證了他們人生中的最后時刻,因此能夠堅定地告訴這些長輩,他們的孩子是真正為祖國、為人民的美好未來而永不畏懼的人民英雄。 歲月如梭,幾十年光陰過去,柳岳繼早已不是當年軍隊中的小辮姑娘,可她仍舊思索著自己能做的事,1991年退休后,她就將目光投向了公益事業。 平日里一有空閑,她就買東西,來到當地的孤兒院養老院,去看望那些身體不好的老人和兒童,更是屢次掏出自己的積蓄,幫助那些老人和孤兒們治病做手術。 不僅如此,柳岳繼總是將自己的工資拿出來,捐給紅十字會和慈善組織,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總有人采訪她,問她為什么不多為自己考慮一下,她卻總是笑著搖搖頭表示: “我不捐些錢,不為國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就睡不著呀!” 2018年,這位善良開朗的老人卻不幸被查出了肺癌。 消息傳出來,平時得到她幫助的人們紛紛趕來,陪伴在柳岳繼的身邊,不斷鼓勵老人堅持下來,戰勝病魔。 看到曾經幫助過的人們,如今都過的很好,柳岳繼非常高興。 她想,那么多艱難險阻都走了過來,這次也一定要努力活下來,多為國家做幾年貢獻。 因此,柳岳繼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努力鍛煉身體。 盡管已經80多歲高齡,柳岳繼卻還在治病間隙牽掛著新疆的孩子們,堅持為那群孩子們一針針地制作毛衣。 害怕做出來的衣物不合適,柳岳繼還寫信寄到新疆地區,仔細詢問每一個孩子的體型大小、高矮胖瘦,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穿上合適溫暖的衣服。 對于柳岳繼而言,從一而終很簡單,她只是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罷了。 如今,她的幾個孩子都活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為國效力,其中一位更是追隨著母親腳步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軍人。 2021年,87歲的柳岳繼還時常會翻看上甘嶺留下的珍貴照片,每每看到那幾張已經壯烈犧牲的戰友的樣子,她還是忍不住落下淚來。 柳岳繼動容地說: “其實真正的功臣是那些埋骨他鄉的烈士,我只是那場戰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尾聲從少女時代到垂髫老人,柳岳繼對軍隊和國家的熱情從未消減。 她用一個少女瘦弱的身軀,在深夜不顧受傷地追趕解放軍,用一腔溫柔的嗓音唱響最鏗鏘的戰場之歌,用堅定的目光注視著后代的年輕人們,希望他們不要忘記前輩們的勇敢和犧牲。 因此,雖然柳岳繼總說自己不值得這么多的獎項和表彰,但在我們看來,這樣一個在戰場中堅定扛起傷兵的戰士,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女英雄! 她是撐起中國脊梁的一份力量,也一定是其中極其優秀的那一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