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初形成于46億年前。 生命起源于38億年前的深海,有證據顯示生物起源在海底火山口附近。例證:美國黃石公園大棱鏡泉,溫度71攝氏度,但是依然有細菌生命體的存活。最初的生命形式不是完整的生命體,甚至算不上細胞,可能就是能夠自我復制的分子,病毒、細菌等形式的生命體。 此后的30億年期間,地球上只有細菌這一生命形式,無聊而又漫長的時期。 地球生命的時間軸: 前寒武紀 46~5.42億年前。 從38億年前開始有細菌出現,隱宇宙。 寒武紀 5.42~4.88 億年前 三葉蟲出現,生命大爆發,有頭、腿、感覺器官、有功能性器官了,地球由隱宇宙向顯宇宙過度,生物大爆發的時代。 奧陶紀 4.88~4.44億年前,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60%的物種在此次事件滅絕了,滅絕的原因,據推測一是氣候變冷,二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三是某超新星的伽馬射線破壞了臭氧層。 志留紀 4.44~4.16億年前。 海百合出現,經過上次大滅絕實踐后,生物慢慢開始恢復,陸生生物蕨類出現,植物類從海洋登陸,其意義遠遠大于諾曼底登陸。 泥盆紀 4.16~3.59億年前,第二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鄧氏魚出現,兇猛巨大的捕食者稱霸海洋,脊椎動物大爆發,海洋動物開始登陸,不幸的是泥盆紀晚期發生了第二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大約共計75%的生物種類滅絕,海洋生物82%滅絕,此次事件導致的主要原因總結是,300多億立方千米的巖漿、忽冷忽熱的極端氣候數百萬年的長夜、大量有毒氣體、缺氧的海水以及冰期。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構成了嚴重的災難。 石炭紀 3.59~2.99 億年前 對,就是因為全球50%的煤炭都是這個時候形成的。石炭紀時期空氣中的氧含量特別高,盤古大陸被99%的植被覆蓋,空氣中的氧含量45%,是現在的兩倍,蜻蜓的翼展能達到100cm,蜘蛛、螞蟻也特別大,有人稱其為:巨蟲時代,非常刺激。 二疊紀 2.99~2.51億年前,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恐龍尚未出現,仍是哺乳動物的天下,二疊紀晚期發生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已知歷史最嚴重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有95%的物種在此次事件中徹底滅絕,包括三葉蟲和海蝎。引起此次事件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一萬億立方千米的融化玄武巖,從地下噴涌而出。數十條長度超過1000千米,寬數百米的裂縫,出現在了西伯利亞的地面上,開始噴發巖漿。全球平均溫度,從災難發生前的16攝氏度,在數百年間迅速升高至40攝氏度,再到70攝氏度。這摧毀了剩余的大部分植物,使得饑荒更加嚴重。 大氣中的含氧量己經下降到10%以下,二氧化硫卻上升至6%,二氧化碳高達10%。連續數萬年的酸雨的泛濫使植物的數量進一步減少,土壤發生酸化。 40萬年的長夜。 三疊紀 2.51~2億年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恐龍出現,艾雷拉龍,盤古大陸(之前地球大陸是連在一起的整體)仍是昆蟲的天下,以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開始,以第四次生物滅絕事件結束,本次有22%的物種滅絕,也是多災多難的。 侏羅紀 2~1.45億年前。 到了耳熟能詳的侏羅紀了,大名鼎鼎的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恐龍開始,最早的鳥類始祖鳥開始出現,盤古大陸分裂成兩個大陸,氣候溫和。侏羅紀中期以后,恐龍開始繁榮昌盛,此后統治地球1.5億年。 白堊紀1.45~0.65億年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滅絕。 植被茂密,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恐龍統治大陸,滄龍統治海洋,翼龍統治天空。海洋生物蜥蜴類的滄龍也是非常恐怖的,長度可達15m,比大白鯊猛多了。白堊紀的氧含量是現在的1.5倍,二氧化碳是工業時代的6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徹底滅絕,哺乳動物成為最大的獲益者。 古近紀6500~2300萬年前 最早的靈長類曙猿出現,大陸繼續漂移,澳大利亞和南極大陸分開,向北漂移。氣候溫和,哺乳動物征服時代。 新近紀2300萬年前 類人猿開始出現,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高度發展的時代,人類出現是突出的事件。 這篇文章,一千五百字,醞釀一星期,整理三個小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