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許多革命性的武器,這些武器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的進程,從噴氣式飛機到導彈再到原子彈。歷史上最大的戰火也見證了第一個地對空導彈系統的概念這是由德國科學家和工程師通過從1942年到1945年的一個廣泛開發計劃開創的。雖然該計劃沒有實現其主要目標--將一種功能武器系統引入德國空軍的防空網絡-一但德國在相關技術的大多數方面的研究和開發領先于任何盟國。 直到最近,1945年后德國向盟軍轉讓地對空導彈技術的歷史還不完整,而且被廣為出版的V-1和V-2制導導彈轉讓歷史所掩蓋。 接下來將介紹當時德國和盟軍在戰爭中對地對空導彈的研究和開發,盟軍如何發現和記錄德國在新興技術方面的進展,以及德國的知識如何被盟軍隨后利用;再隨著時間的發展散布到世界各國。 ![]() C-2瀑布式高炮火箭的內部示意圖 第一個C-2原型機W-1在中部有四個梯形尾翼前緣與機身角度略大于90°。第二個、第三個和第四個原型機(W-2、W-3和W-4)的中部尾翼是平行四邊形的,具有較低的縱橫比。每個四個后尾翼的尾端都附有一個控制面。氣體葉片在發射后立即提供控制。 ![]() 在格賴夫斯瓦爾德奧伊(GreifswalderOie)上,一架Enzian高炮火箭被吊到發射器上。Enzian類似于Me 163,有兩個帶有副翼的控制面機翼,后面有擾流板。 ![]() Hs 117施密特林高射火箭彈在其發射架在佩涅蒙德。 ![]() Hs 117射擊指揮鏈制導系統中的設備。(A)測距儀和(B)數據計算設備。 ![]() 在Hs 117上使用的勃艮第指揮鏈制導系統的設備。(A)由Telefunken開發的Bodo儀器,產生信號號以引導導彈向目標,通過Kehlheim無線電設備(B)和(C)傳輸到導彈中的接收器。 ![]() 配備勃艮第指揮鏈制導系統的防空火箭炮的一般布局。非比例尺。 ![]() Hs 117火箭彈的內部圖。 |
|
來自: 宋子鑫xd47wiaf > 《軍用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