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對子”、“門貼”、“門聯”。 是過年時所貼的喜慶元素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 ![]()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春聯是過年時所貼的喜慶元素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春聯、福字、窗花等)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 一說春聯來源于桃符。據《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清代《燕京歲時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span> ![]() 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 在東漢以后,形成與門神配套的文化儀規,強化門神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功能。古代對于貼年畫和貼春聯,有個專用名詞叫“封印”,不論是掛桃符、貼年畫和春聯,皆有操作的規矩。“封印”,是指封閉已經掃除干凈,清理整潔的內在場態,讓邪氣妖氛不能再進入家中。 “封”,是封閉、阻隔之義; “印”,則是標示于顯隱兩境,我已經封起來了。 ![]() 據說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靈蛇起舞迎新紀 快馬加鞭奔富途 橫批:前程似錦 ![]() ![]() ![]() ![]() 作者簡介: ![]() 何昌彬,字子清,湖南道州人,書法小迷童。 |
|
來自: 朝歌淇水悠悠 > 《實用婚喪嫁娶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