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三關123穴:(與咽喉、肺有關) 在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之直線上。 ![]()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5.雙龍二穴一穴下6分 ![]() 穴位:掌面無名指第一節與第二節間之橫紋中央點偏外側二分半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枝、肝之神經。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膽囊炎、膽道蚵蟲癥。痿癥、半身不遂。以三棱針刺出黃白色液體、或刺出黑血均效。 主治:子宮癌、于癌瘤、子宮炎、卵巢炎、不妊癥、月經不調、經痛、月經過多或過少、陰痛腫痛、赤白帶下、陰吹、產后風癥(月內風癥)。 ![]() 注意與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針不超過五分鐘為原則。連續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鐘。 ![]() 18.八關穴:手背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節正中央內外側各五分的下二分半處、共八穴。劑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手臂不舉(特效)、腿痛(特效)耳鳴、痿癥、五十肩 配正會穴 手解二穴(少府穴)(于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上一寸半為下高穴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 ![]() 在手背于無名指掌骨與小指掌骨下。(上一寸為中渚穴)。 主治:急慢性腎孟(腎)炎、膀恍炎、腰酸痛、背痛、頭暈、眼散光、腎虛耳鳴、腦鳴、重聽、四肢浮腫、偏頭痛、脊椎炎、退化性關節炎、小腿痛、閃腰。坐骨神經痛(奇效)、骨刺(奇效)、岔氣(特效) 手掌當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外側五分,腕豆骨下是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肺支神經。 ![]()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肝膽神經。 主治:腰痛(特效)心悶、黃疸病、坐骨神經痛、腿痛、腹膜炎、全身關節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 解剖位置:橈骨神經淺枝,肺分支神經、腎之副神經。 28三叉二穴 解剖位置:尺骨神經手背枝,腎之神經。 ![]() 主治:心臟內膜炎、狹心癥、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胸悶(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額頭痛、頭暈、手腳麻痹,咽喉痛,亦可當麻醉用治頸項手術。 ![]()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兩?痛、血癌癥(白血球過多或過少)、脾腫大、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 ![]() 在人\地、天宗穴肘窩橫紋直上3.5、6.5、9.5。(天地人,天為95之尊) 解剖位置:在頭靜脈后,有回旋上膊動脈、腋窩神經、心之支神經。 穴位:肩峰穴(在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經肩颙穴下五分處。)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經肩颙穴下二寸半處 ![]()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心之副神經、脊椎神經。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癥、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癥、坐骨神經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肝之副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泄、腰酸、腰痛、腎結石痛、口干、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穴。(三神穴三針同時下針,效果神速) 解剖位置:有鎖骨上神經、腋窩神經、肺分支神經、心之分支神經。 ![]()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癥(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癥。 ![]() 主治:黃膽病,膽囊炎、脾腫大、脾臟炎、白血球減少癥及明黃穴主治各癥。又為骨刺特效穴。木黃、其黃、明黃、天黃四穴除木黃外又稱為上三黃穴。 ![]() 解剖位置:肺之神經、心之分支神經、外側大腿皮神經。 ![]()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脊椎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腦神經、腎分支神經、坐骨神經。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心之神經、肺之支神經、坐骨神經。 ![]() 解剖位置:耳大神經、枕小神經、肺之神經、肝之神經。 解剖位置:肝之神經、心之神經。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肝脾神經。 ![]() ![]() 67外耳穴( 在金耳穴(在耳殼背之外緣上端)上三分偏外側二分。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肝之神經 主治:心律不整、心悸、中風昏迷之急救、頭痛、低血壓過高、頭暈、頭昏眼花。 ![]() ![]() 72.土靈穴 在通胃穴直后一寸。 |
|
來自: OMGjp81et6tg0a > 《針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