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市場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從傳統的B2B模式轉向面向消費者的B2C模式。 這種轉型不僅涉及產品、渠道、營銷等多方面的調整,還需要企業在思維模式、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上進行深刻變革。 盡管許多企業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有不少企業面臨著困境與挑戰。 本文將通過對TOB企業轉型TOC的案例分析,探討企業在從TOB轉TOC的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01 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A企業:轉型一年,零售業務占比超過50%。 A企業原本是主要依賴工程業務的TOB模式,在銷售額中TOB業務占比接近80%。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萎縮及行業風險的增加,A企業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逐步轉型拓展零售業務。 經過一年的努力,零售業務的占比超過了50%,并且今年仍保持約20%的增長。A企業的轉型進程,主要受到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壓力促使,轉型成為尋找新增長點的必然選擇。 B企業:通過推出旗艦產品,成功打入零售市場。 B企業原為一家外貿企業,主要通過大客戶業務進行外貿出口。由于受國際形勢變化以及國內外貿產能過剩的影響,為尋求新的增長機會,決定轉型,逐步推出自有品牌,并通過零售渠道面向消費者來拓展市場。 B企業的關鍵轉型在于,通過推出旗艦產品,成功打入零售市場。如今,B企業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近50個經銷商。 盡管這些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大多數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挑戰。 02 第一、思維慣性與不適應。 很多企業在TOB轉TOC時,一般會有很強的思維慣性。例如,原來依賴TOB模式,定制化、大批量生產的企業,由于TOB的思維比較根深蒂固,在轉型過程中其實很難在短時間轉變思維,適應新的方向。 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舊有的管理方式不再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例如,許多企業在轉型時仍延用TOB模式下的庫存管理方法,認為“爆款”產品將在未來持續暢銷,所以會出現過度備貨,導致庫存積壓,無法及時響應市場的快速變化。 第二、銷售與產品開發的視角沖突。 TOB模式下,企業主要側重于大客戶的需求,而TOC要求企業根據消費者的快速變化進行靈活調整。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就不能充分理解并滿足消費者需求,導致產品未能真正與市場對接。 例如,華為在轉型初期,推出的低端手機沒有吸引終端消費者,錯失了市場機會。 第三、錯誤的產品備貨策略。 某TOB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在沒有驗證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堅持提前備貨,遠超市場需求。 最終雖然經過干預,避免了庫存積壓帶來的財務風險。但這種錯誤的備貨決策,其實也暴露了TOB企業在轉型中對市場需求缺乏準確預判的問題。 第四、流程與組織結構的不適應。 TOB模式的企業通常具有固定的產品開發和銷售流程,而TOC模式要求企業具備更加靈活的生產和銷售機制。 也因此,許多企業在轉型時,未能及時調整相關流程,導致原有的訂單采購流程與TOC模式下的快速響應機制不匹配,影響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反應速度。 03 雖然轉型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但也有一些企業成功實現了TOB向TOC的平穩過渡。 以華為為例,華為成功實現了從TOB模式向TOC模式的轉型,過程中經歷了諸多挑戰。 那在轉型過程中做對了什么呢? 第一,領導層的決心。 華為在轉型過程中,通過高層管理團隊的調整,選拔具有決策力與創新思維的領導者,推動了TOC轉型的實施。比如,陳朝輝和余承東等高管在轉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流程適配與人才調整。 除了思維及文化的轉變,還要有適配TOC業務的組織。 例如,有的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可能沒有面向TOC的銷售體系,就要基于TOC業務,建立面向TOC的組織。 以華為為例,華為將原本適用于TOB模式的IPD流程進行了適配,增加了面向消費者需求的研發能力。同時,華為積極調動跨部門的人才,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第三,適應市場變化。 華為及時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調整產品開發方向,確保產品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變化,最終取得了顯著的市場份額。 04 在幫助企業成功轉型的過程中,專家們總結出了一些通用的策略與方法: 第一,思維轉變與文化重塑。 企業轉型的核心在于思維方式的轉變。很多TOB企業往往是以技術為中心,或者是以部門為中心,而不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以用戶為中心。 那怎么辦?轉變思維,很關鍵的一點是做角色認知的改變,我們輔導的TOB轉TOC的企業,都做了一件事,叫質量覺醒大會。為什么要做覺醒大會?就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做得挺好,忽視了消費者的聲音,沒有消費者視角。 整個中后臺研發體系、制造體系、服務體系,基本都是以部門為中心的,通過策劃質量覺醒大會,讓他們認識到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重要性以及質量的重要性。 當大家有了準則,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商業成功為目標才能逐步夯實。 第二,組織架構調整與人員培訓。 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必須調整組織架構,特別是加強市場和消費者洞察的團隊建設。 例如,在B企業的轉型過程中,建立了專門的品牌管理部門,并通過持續培訓提升銷售團隊的零售能力。 同時,企業高管親自走到一線,直接參與市場銷售和客戶溝通,從而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 第三,流程與產品開發適配。 企業需要對原有的產品開發流程進行適配,以更好地響應消費者需求。華為通過調整IPD流程,確保能夠迅速響應市場變化。 在轉型中的企業,必須具備靈活的滾動預測和動態調整機制,以避免庫存積壓和過度生產。 第四,銷售與市場渠道建設。 成功轉型TOC的企業通常能夠快速搭建并優化銷售渠道。例如,B企業通過建立全國性的經銷商網絡,迅速占領了零售市場。銷售模型的優化幫助企業精準地向消費者推薦產品,提升了銷售轉化率。 第五,系統化培訓與方法論導入。 在轉型過程中,企業必須導入系統化的培訓與方法論。例如,通過“集成產品開發”和“集成營銷”的方法論,幫助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和銷售等環節進行有序調整與優化。 ![]() 企業在從TOB轉型到TOC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思維慣性、產品開發滯后、銷售與市場適應困難等。 通過領導層的決心、流程的適配、組織架構的調整以及市場與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企業能夠實現轉型并取得成功。 上文提到的A企業、B企業及華為等企業的轉型經驗表明,TOB企業轉型TOC,成功的關鍵在于文化重塑、靈活的管理機制以及不斷學習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