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ellowtrace(ID:gh_2b2d6d5d41f5) 在現代建筑的設計中,挑戰常常轉化為獨特的創新機遇。而墨爾本建筑師阿爾伯特·莫(Albert Mo)與EAT建筑事務所為一塊位于弗林德斯的平坦地塊所設計的“風箱屋”便是一個令人驚嘆的范例。盡管項目起初的場地并不符合建筑師心目中的理想設想——那個充滿想象的懸崖頂位置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塊看似平凡的內陸土地,但正是這種意外的起點,讓這個設計成為了建筑語言中的一項突破。 艾伯特·莫在設計風箱屋時,決定從根本上重新審視海灘住宅的傳統概念。他并不希望這座住宅成為一種輕便、臨時的度假屋,而是想要構建一座與自然環境和周圍空間深度融合的永久性建筑。因此,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計想法——“與其說是棚屋,不如說是一個地堡”。 “地堡”這一概念并非指狹窄、封閉的空間,而是強調了一種沉穩、堅固的建筑存在。風箱屋的外觀,以其顯眼的錐體金字塔造型,成功地打破了常見的海灘住宅樣式,將建筑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并對外界呈現出獨特的姿態。這不僅僅是建筑形態的選擇,更是一種對空間和環境的深刻回應,建筑本身也變成了這一片景觀的一部分。 走進風箱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現代感的冷硬材料:砌塊墻、混凝土地板,以及混凝土塊架子和燈具。正是這些冷硬的元素,賦予了空間一種簡潔且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然而,在這種硬朗的工業風格中,木材的細木工細節和磚石的溫暖質感又為空間帶來了恰到好處的柔和與舒適感。 在空間的布局上,設計通過反向臺階的金字塔形屋頂,使得自然光從中央天窗透入,照亮了客廳和餐廳。這種設計不僅僅是對美學的追求,更多的是對功能性和舒適性的深思熟慮:巨大的屋頂結構既能提供必要的空間感,又能夠引導陽光進入,讓室內始終充滿自然的氣息。而這些高聳的屋頂和開闊的空間,亦在視覺上打破了平面地塊帶來的局限,使整個住宅顯得更加寬敞和開闊。 建筑設計中的入口往往是整個空間的靈魂所在,而風箱屋的入口則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設計亮點。走過由Jim Fogarty設計的灰粉色本地磚鋪成的路徑,進入行人門后,訪客仿佛穿越了一個時空隧道。這個入口不僅僅是進入建筑的通道,更是將室外與室內、自然與人工之間的界限模糊化的一種方式。 沿著長立面進入之后,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空間展現了建筑師對細節的深刻把握:室外的淋浴區、通向內部圣所的路徑、以及兩側錐形屋頂帶來的空間感,讓每一位走進風箱屋的人都能體驗到一種渾然天成的流動感。這種設計語言體現了阿爾伯特·莫對建筑的理解——它不僅是容納空間,更是與外部環境互動、對話的載體。 風箱屋的設計充滿了對自然、材料、空間形態和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在這座建筑中,沒有單一的設計理念,反而是多個元素的精妙組合——硬質材料與溫暖木材的結合、簡潔的結構和復雜的空間層次、室內外的自然過渡。這種設計讓人們在空間的每個細節中都能感受到對舒適、功能性以及美學的高度平衡。 風箱屋最終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它打破了傳統海灘住宅的形態,更在于它在平坦地塊上創造了一座獨特的建筑作品,讓這片不起眼的土地充滿了想象與生命力。正如艾伯特·莫所言,最大的挑戰往往帶來最大的勝利,這座看似“平凡”的住宅,最終成為了建筑設計中一個引人注目的新標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