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決策是迫不得已做出的。不是出于多么理性的分析,而只是不得不這樣做。一旦陷進去后,就像米缸內的老鼠,當發現跳不出去時,就只好待在里面混吃等死了。
簡單列舉幾個例子:
1、有人并不想買房,他覺得房價太高了,也不想背負幾十年的房貸,但為了結婚,不得不買房。
2、有人為了維護客戶關系,拿到業務訂單,哪怕不喜歡喝酒應酬,也不得不參加各種飯局,每天喝得酩酊大醉。
3、親人突發疾病,每個月都要支付一大筆醫藥費,這就打亂了原有的投資計劃,很多長線配置不得不中途離場。
4、有人本來生意做得不錯,每年不用怎么使勁,都能賺到一大筆錢,但突然由于新的環保政策,被迫轉型升級或關停。
5、前段時間我坐高鐵從廣東和福建路過,看到窗外農村的房子建得真漂亮,很多大別墅。轉念一想,這么漂亮的房子,高鐵就從旁邊經過,這得多吵啊。多少有點無奈吧。還有人因修路和城市規劃等原因,不得不搬離老家,也是迫不得已。
6、孩子為了上大學,不得不參與軍備競賽,每天刷試卷,上各種補習班。
7、家庭條件不好,不得不選擇一份能立馬賺錢的工作,而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事。
8、公司給了銷售指標,壓力極大,還搞末尾淘汰制,于是不得不對客戶連蒙帶騙,把銷售變成殺豬盤。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然后整個行業都變成騙子的代名詞,沒有信任感可言。比如,你去買房,你敢相信那些銷售的嘴嗎?去裝修,你能不留個心眼嗎?越是一錘子買賣,沒有二次銷售的行業,銷售就越像騙子。
怎么辦?
1、明確核心目標。
你想要什么樣的人生?你希望未來是什么樣?你的戰略是什么?一切事情,為核心目標讓路。
有目標的人是幸福的,他的眼神是堅定的,他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他知道該如何做出取舍。
2、構建良好的生態系統。
不用損害自己,也不用累及他人,不做零和博弈,構建雙贏的體系。我們做的這件事,可以讓別人受益,自己也能受益,意義感滿滿,激勵足夠,別人都想著你能干成,動力十足。
不要考驗自己或別人的人性。不要讓猴子去管蟠桃園,這是管理的失誤,不能怪猴子嘴饞。
3、狡兔三窟,為意外做準備。
比如,怕生病,平時就要注意健康,其次是購買保險,防止小概率的大病導致財務受損。
比如,怕生意出現滅頂之災,就要分散配置,不要把錢全部押在一個領域或一個項目上。
4、以爭取更多“選擇權”為原則。
何為選擇權?
就是有選擇做的權利,也有拒絕的權利。比如,我可以去A景點旅游,但看到那里發生火災,我可以選擇不去。比如,我可以選擇去A公司上班,也可以選擇去B公司,這也是一種選擇權。
選擇權的意義是,沒有任何過不去的坎,沒有什么困難是必須克服的,因為我們還有另一條更簡單的路。生活中的患得患失,實際上源于選擇的不足。
我們做事的原則就是,如何擁有更多選擇權。這樣做,是增加了選擇權,還是減少了選擇權。
以上是今天的一點思考,拋磚引玉,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的社群:書生的投資社群,期待你的加入!
推薦保險:最劃算的保險產品,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