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中藥的名字十分形象,例如中藥藥材——路路通。路路通外形圓圓的,表面有很多蜂窩狀的小孔,這些孔之間四通八達,而人體的經絡也是如此。 中醫取它的象,認為它可以通行經絡。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楓果去外刺皮,內圓如蜂窩,即路路通,其性大能通行十二經穴”;《中醫大詞典》里說它“行氣活血,通絡利水”;《浙江藥用植物志》里說它“行氣寬中,活血通絡”。 ![]() ![]() 路路通別名楓實、楓果等,生于山地常綠闊葉林中,主要分布于秦嶺及淮河以南各地,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上有多數芒刺,有多數蒴果成熟后頂端開裂的孔洞,狀如蜂窩。 體輕、質硬,不易破開。斷面不平臺,有放射狀的隆起及凹陷。氣微,味淡。以個大,無泥土者為佳。 路路通始載于《本草綱目拾遺》,性味苦,平。歸肝、腎經。傳統醫學認為,它有祛風活絡、利水通經之功效,可用于治療關節痹痛、麻木拘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等癥。 《古今良方》里記載:用路路通煅后存性,研末酒煎服,令臟毒還腑,以治療諸臟毒濁。 《四川中藥志》記載:路路通、秦艽、桑枝、海風藤、橘絡、苡仁,水煎服,治風濕肢節痛。 《湖南藥物志》中提到:楓球一斤,煎濃汁,每天三次,每次六錢,空心服,治蕁麻疹。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路路通具有保護肝臟、消炎、消毒等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止痛、利尿、通乳、抗痙攣,并用于治療蕁麻疹、風疹等皮膚病。 治蕁麻疹、風疹:配四物湯、蟬蛻、白鮮皮等,方如四物消風飲加減,此方有祛風、止癢、散疹的作用。 治過敏性鼻炎:以路路通配蒼耳子、辛夷、白芷、防風等,組成一張具有抗過敏、祛風、消炎、通竊作用的方劑,即過敏性鼻炎湯,對減少鼻腔分泌物有一定作用。 治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配獨活、羌活、豆豉姜、雞血藤、石楠藤、當歸等,此時劑量宜稍大,可至9~15g。 治跌打損傷:常配赤芍、丹參、澤蘭、蘇木等活血藥,水煎服,散瘀止痛,外洗可用關節熱洗方。 治血管神經性水腫:可在五皮飲內加入路路通。 治婦女經閉屬熱證:可在小柴胡湯內加入路路通、益母草、當歸等,效果良好。 另外,實驗研究表明含中藥路路通的合劑治療過敏性鼻炎、輸尿管結石、痹癥、胃痛等疾病效果明顯。此外,中藥路路通煎液可以治療老年性腰腿痛,路路通洗劑也可以治療女陰瘙癢癥。 ![]() 需要注意的是, 路路通孕婦忌服,陰虛內熱者不宜(《中藥志》),虛寒血崩者勿服(《廣西中藥志》)。根據文獻表明,有患者服用含路路通的藥劑后,全身皮膚多處出現紅色小丘皰疹,部分融合成片,四肢為重,伴糜爛、血漿滲出。停藥后未再出現上述癥狀,懷疑患者為中藥路路通過敏。 路路通作為常用中藥,應用十分廣泛,但安全性研究方面較少,特別是過敏體質患者,應進一步研究和觀察,以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藥師簡介 ![]() 北京中醫醫院 王心雨 王心雨,北京中醫醫院門診中藥房藥師,于門診代煎室從事調劑工作。院級青年文明號號長,定期撰寫科普文章。榮獲院級優秀團員,北京藥學會《藥物與人》雜志2020年度最佳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