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說產子量。大型無毒蛇,如王錦蛇、棕黑錦蛇、赤峰錦蛇、赤鏈蛇等,產卵數量一次多在8-15枚,某些年輕體壯的成年蛇,產卵20枚也不在話下。像虎豹熊羆這些圖騰猛獸,雖然在戰斗力上剛猛無儔,但是在繁殖領域,長期堅持“一胎化”“二胎化”,明顯不入先民的眼睛。 ![]() ![]() 蛇的一生,不斷蛻皮。伴隨成長,原有蛇皮會一層層蛻去,成年蛇每年要蛻皮三四次。在古人眼中,蛻皮這種自然現象,被蒙上了一層神異面紗,與長生、新生掛上了等號。傳說昆侖山上有西王母,有長生仙藥。藥藏在哪兒?在手里,然而雙臂卻綁著雙蛇,更攝人心魄的是,昆侖山外有巨蟒纏繞三周,這仙藥可謂被蛇捂得嚴絲合縫。 后來龍誕生,繼承了蛇的多子基因,且發展得神乎其神。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說:“虺(huǐ,毒蛇)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而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蛇一路修行,終成正果化龍飛升。龍蛇地位可以說有天壤之別了。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有幾位臣屬一直隨從,其中之一的介子推后來作詩道:“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遍天下……”把主公比喻為龍,而臣屬為蛇。那么,不禁要問一句了,既然十二生肖里有了龍,那還要蛇作甚? ![]() 生肖中蛇與地支巳搭配。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巳”:“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可見一則,蛇的生物習性與“巳”相合。明代《七修類稿》說:“辰巳陽起而動作,龍為盛,蛇次之,故龍蛇配焉。”二則,蛇字本作“它”,蟲是后人加的偏旁。而巳作 ,蟲作 ,實際上都是由蛇衍化象形而來。明代王逵在《蠡海集》里說,十二生肖“以字配形,形象相類”,有幾分道理。 ![]() ▲ “它”字本義為蛇,上圖是“它”的字體演變。 更何況,蛇對人類生命的威脅,也著實令古人憂懼不已,遂當起了兩面派:生前小心祭奉,祈求安寧;死后則毫無掩飾,用“神人操蛇”“怪獸食蛇”等元素,裝飾墓穴,展現出人定勝“蛇”的氣魄。在兩千多年前的楚文化里,蛇就既是保護神,守衛墓主安全,也是邪祟,勢必要辟除,防止其侵害尸體。
![]() 是五仙,也是五毒民間有五仙的說法:狐仙、黃仙(黃鼠狼)、白仙(刺猬)、灰仙(老鼠)、柳仙(蛇)。 蛇被敬為仙,引人崇拜。但這種信仰已與上古之蛇不同,在民間,蛇的法力體現在哪兒? ![]() 《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曾說道:“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倘或此時蛇要是路過青梅酒旁,想必會吐著信子,深以為然:“沒錯,說的正是在下!” 從個頭上說,蛇因品種不同,體型差異較大。宋代小說總集《太平廣記》中出現的蛇大小就各不相同。《張騎士》中將大蛇比作巨船,《李齊物》中的大蛇身如巨甕。而在《賈潭》一文中,蛇竟小到可以在橘子里活動。 除此之外,蛇還有一個很“仙兒”的本事:能尋財。在《太平廣記》 中有個名為《樹提家》故事:一戶人新遷,許多蛇爬上大堂,接著爬進一個如盆口大的洞穴中。家人用鍬挖掘一宿,得古舊銅錢二十萬貫,正可謂一夜暴富。在宋代筆記小說中,蛇仙可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行云布雨,保佑農人風調雨順,只是基本操作而已,在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蛇仙的身影:生育,兼職送子活計;交通,保護海上行船一帆風順;財富,饋贈人們金錢,實現財務自由;司法,對于逃脫法律制裁的權貴,能守護公平正義,予以制裁;科舉,預測考試題目和結果…… ![]() ▲ 戰國雙頭蛇人面銅牌飾。 就拿中國最毒的蛇銀環蛇來說,被它咬傷后,傷口不疼不腫,甚至微癢,然而一到四小時后,就會全身中毒接著呼吸麻痹而死,死亡率高達八成!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筆下永州野外的異蛇,“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那黑質白章的外形,活脫脫就是黑白無常的合體! 這里說句題外話,古代沒有治療蛇毒的血清,所以古人解蛇毒可謂花樣百出。有的說沖白芷末一兩,死者立生;有的說用酒就著川貝母喝,不一會,毒水會從傷口流出。如果覺得這些很扯,請看一個名家秘方: 人糞涂咬處極妙,新糞尤佳,諸藥皆不及也。治毒蛇瘋狗咬傷。(《瘍醫大全·卷三十八·蛇虎傷部》) 用自己新鮮大糞,擦傷處即愈,永不爛,屢驗。(《海上方》) 說是“屢驗”,不過是癡人說夢。所以面對蛇,最好躲著走。其實即便是毒蛇、靈蛇,只要有工具在手,小孩子都會有勝算。楚國令尹孫叔敖小的時候就曾偶遇兩頭蛇,聽說看見兩頭蛇的人都會死去,就將其殺死并掩埋。傳說中的蛇妖都不過如此,人們對蛇,害怕的還有什么呢? ![]() 蛇行悄無聲息,無聲恐怖。讀過《哈利·波特》的人,都會深有感觸。在書中,反派伏地魔有個奴仆叫納吉尼,就是一條常常游走于暗夜中的蟒蛇。靠偷襲近身,靠毒液致命。柳宗元《捕蛇者說》中的捕蛇人蔣氏,其祖父、父親作為捕蛇人,都因蛇亡命,更遑論普通人了。套用英國作家王爾德的話說:“人生有兩種害怕,一種是見到了,一種是還未見到。” 但我們的生肖文化,有時候復雜得近乎矛盾,死人怕蛇,但也尋找有蛇穴兔穴的墳墓,因為老話說“蛇盤兔,必定富”。“蛇兔相生”本指婚姻擇偶,大家卻移植到堪輿風水上,常常因為一塊有蛇兔之穴的風水寶地而大打出手,明代葉盛《水東日記》就有類似記載。 可以說,幾乎所有生肖都有兩面性,愛與憎極度分明的蛇,無疑是個典型案例。 ![]() 不要惹蛇,它記仇![]()
![]() 圖文參考:中華遺產202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