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學校參加家長課,老師重點分享了《黃懷寧家訓》,我聽了非常受益,感覺短小、精悍、實用。黃懷寧家訓內容如下:
![]()
回來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竟然發現有許多學校在學習,看來喜歡的人不少。作者是一位心理醫生,也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他用1、2、3、4、5、6、7,七個數字統領七句話來定下家訓,既是家庭教育的大宗旨,也是家庭的共同規范,貼切當下時代,對家長的幫助太大了。七個數字便于記憶,又是排列的順序,清晰不亂,七句話就是七個方面,包含以下主要方面: 1.相親相愛一家人,這是家庭關系方面 強調家庭內部成員之間要充滿愛意,和諧相處。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親相愛是構建溫馨家庭氛圍的基石。這種愛可以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關心、理解和包容上。例如,在家庭成員遇到困難時,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地提供支持;在日常相處中,彼此尊重對方的感受,做到不冷漠、不疏離。這有助于培養家庭成員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使家庭成為每個成員溫暖的港灣。 2.及時回應及時完成,這是處事態度方面 這一內容倡導積極的處事態度。無論是對待家人、朋友還是工作事務等,都要及時給予回應,避免拖延。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家庭成員之間有著良好的及時回應習慣,就能夠避免誤解和矛盾的產生。比如家人提出一個需求或者分享一個想法,及時回應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在工作或社會交往中,及時完成任務或者履行承諾,也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信譽和良好的人際關系。 3.多勞動、多運動、多活動,這是生活習慣方面 ????“多勞動”提倡積極參與各類勞動,無論是家務勞動、生產勞動還是其他形式的公益勞動,勞動能夠培養人的責任感、自我價值感和生存能力。例如通過做家務,可以讓家庭環境更加整潔舒適,同時也能體會到為家庭付出的滿足感。“多運動”則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運動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增強體質,釋放壓力。像跑步、游泳等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瑜伽等運動可以增強身體柔韌性。“多活動”包含了社交活動、戶外活動等多種形式,參與各種活動可以拓寬視野,豐富閱歷,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4.不傷害、不妨礙、不抱怨、不依賴,這是人際關系方面 ????不傷害是要求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避免對他人的身體、感情或利益等造成傷害。 ????不妨礙是指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自己的行為不要對他人造成阻礙或干擾。比如在公共場合遵守秩序,不因為自己的不良行為影響到他人。 ????不抱怨倡導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減少抱怨情緒。抱怨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影響周圍人的情緒和人際關系氛圍。 ????不依賴鼓勵個體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不過度依賴他人的幫助,這樣有助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5.每人每年精讀五本書,這是學習修養方面 ????這一要求旨在促進家庭成員的知識積累和文化素養提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精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如文學名著可以陶冶情操,歷史書籍能夠使人以史為鑒,科學書籍可以開拓知識面等。每年堅持精讀五本書,可以逐漸提高個人的知識儲備、思考能力和對世界的認知深度。 6.六親兼顧幫助人,這是社會道德方面 ????體現了家庭道德向社會道德的延伸。“六親”通常指父、母、兄、弟、妻、子等親屬關系,這里的“六親兼顧”強調要照顧好身邊的親人。同時還要樂于助人,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或在他人有困難時伸出援手。這是構建和諧社會關系的要求,也體現了一種博愛的價值觀。 7.七彩世界不失個性,堅持過有夢想的生活個性追求方面 ????表明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尊重個性發展的同時,也要鼓勵家庭成員秉持夢想并努力追求。個體的個性是獨特的,世界也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應在尊重他人個性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個性。而夢想則是人生的動力源泉,堅持為夢想而努力可以讓人在生活中充滿活力和目標感,使生活更有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