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桃溪 點評|瘋師 圖片|網絡
![]() 瘋師點評: 這首詩寫的較為倉促,未能發揮正常水平,湊的成分居多。個人建議謀篇布局重寫較為合適。 首聯“莫道冬中清瘦姿,高標堪比竹松奇”。 梅姿無人不知,這里用了"清瘦、高標、奇"這些詞去寫,沒搭配好。寫梅可選用的詞較多,特點是主干蒼勁有力,其質硬如鐵骨,即所謂梅骨。花呢,色艷而不妖,香清幽淡雅,姿蒼古清秀。值得去細琢磨。"莫道"二字本來是以事物的缺點,反襯他的好處,這里也沒用好。 頷聯“色催滿目蕭條去,香引三春錦繡隨” 以蕭條去引錦繡,不合理,沒能形成鮮明對比。 頸聯“盛極常教誰共舞,寒來惟有雪相知” 五句"極"與"常"不是一個概念,顯得很亂,"寒來"對仗不穩,且從上文得知是惜春,這里與"雪知'不合適了。 “放翁和靖已成古,今者空余幾首詩” 林逋(和靖先生,北宋)比陸放翁所處的南宋時代要早一點,二人關于梅的詩詞令人印象深刻,但志趣不同,這樣的結尾沒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出來,比較可惜。我們從二人的詩詞中如果能取一個方面去論證自己的觀點,才是好詩。鑒于此,來簡單看一下二人的詩詞: ![]() [ 宋 ] 林逋 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滑動上方圖片右側可欣賞古詩↑ 和靖先生有《山園小梅二首》二首渲染的是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是一種清高和孤傲。 放翁的卜算子.詠梅是一種堅貞不屈。 取哪一方面作為突破口,豐富自己的創作,使得自己的詩詞更有深度,富有哲理。這一點很重要,希望你能夠借古人的觀點來成就自己,作個真正的詩人吧。 以興嘆詩而言,無論從冬、春哪個角度去寫,因為詩的篇幅較短,建議要以即景去襯托自己想去表達的意,套話,道理融入景中去表達,直奔主題最好。(2023.3.1) 瘋師點評: 總體上寫的不錯,作為習作基本上合格了。以寫作論,語義上我們可以再探討。比如"高標"與"暗香瘦影"、"孤傲"與"青眼"、"清幽"與"斷橋",這三組對照,共通處不多,似乎想要影射什么,但看不出來;"春帷"因與"春闈"同音,可以暗喻些內容,但后面還值得再思考,第一是"布"字用的不太恰當;第二是"雪陣"有刀光之氣,明擺著對所謂國色爭春闈不滿,結句沒能更進一步,轉為寄托情感了,有點浪費。 詠 梅 文|桃溪 知是寒冬萬物凋,削成瘦骨向高標 不教孤傲妨青眼,哪得清幽傍斷橋 懶入春帷爭國色,直將雪陣布云霄 古來賢圣多磨難,問道不辭千里遙 (2024.5.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