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 本報記者 李艾麗 文/圖 華寧,古稱寧州,這里山清水秀、物產豐饒、人杰地靈,僅明清時期便出了25位進士、120余位舉人。華寧收藏家顧繼偉懷揣著對家鄉歷史文化的無限熱愛,傾注20余年時間收藏清代以來劉大紳、朱家寶、劉有光、張知名等古寧州鄉賢的墨寶丹青,守護古寧州鄉賢的精神財富,傳承家鄉的歷史文化記憶。漫漫收藏之路 冬日的一個下午,記者來到顧繼偉的家中。在他的書房,有一副紙質泛黃的舊聯:聯書“重故人存妙契,揮春色有新詩”,署名為“弟朱家寶”。紙上的字,大開大合、氣勢磅礴、豪放萬千,令人不禁心生遐想。“我常在深夜的燈下凝視這紙頁上的字,仿佛能感受到朱家寶當年揮毫時的快意與豪情?!鳖櫪^偉說。 顧繼偉回憶道,上初中的時候,他父親帶回家一本《華寧史料類編》,書的開頭有一副黑白色的朱家寶對聯:大文問世有述作,至樂在人無古今。當時年少的他覺得這字真好看,便在心中記牢了“朱家寶”這個名字。 2004年,華寧縣金州賓館大廳展示古代字畫,顧繼偉和朋友前去觀看。當看到朱家寶、張知名的對聯時,顧繼偉眼前一亮,豪邁從容的書法風格,與他內心深處的品性不謀而合。自那以后,他開始關注并收藏古寧州鄉賢的作品,如劉大紳、朱家寶、劉有光、張知名等人的墨寶丹青。 其實,收藏之路并非坦途,顧繼偉見到劉有光的真跡,已是2023年底。當時,顧繼偉依據朋友提供的線索,來到安徽的一個小型拍賣會,當他看到劉有光手書的信札,很是激動,便毫不猶豫地拍下了。這封信是劉有光向同年進士趙伯章在端午節致問候時以小楷寫就,結構以方正為主,書寫工整,法度嚴謹,點畫巧妙,轉折分明,線條輕重粗細有變化。巧合的是,同一天顧繼偉發現福建朋友處有一件劉有光在江蘇省華亭縣擔任縣令期間處理案件的公文,亦收入囊中。 20余年來,顧繼偉利用閑暇時間,足跡遍布了山東、安徽、江蘇等地,只為追尋散落在各地的古寧州鄉賢的墨寶丹青。“古寧州鄉賢的字畫越來越少,我要么從拍賣會上競價購入,要么從收藏家手里買入,每一件字畫背后都有一個故事。”顧繼偉說。探尋古寧州鄉賢的傳奇人生 在收藏過程中,顧繼偉對劉大紳、朱家寶、劉有光、張知名等古寧州鄉賢的生平事跡進行過深入挖掘,向記者介紹時總能娓娓道來。 劉大紳,字寄庵,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進士,歷任山東新城、曹縣、文登、朝城知縣,青州府、武定府同知。任職期間,劉大紳面對困境從不退縮,致力于賑濟災荒,政績顯著,深受百姓愛戴。數次離任,皆被百姓挽留。乾隆末年,他被罷官,新城、曹縣百姓為其捐資贖免。后來,嘉慶皇帝令山東巡撫代筆朱批“好官可用”四字賜給劉大紳。嘉慶十年(1805年),因母親年邁多病,劉大紳辭官回鄉侍奉母親。之后,于嘉慶十八年(1813年)受聘就任昆明五華書院山長,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 朱家寶,字經田,號髯農,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年)進士。選翰林院編修,授禮部祭司,官至安徽、吉林巡撫,清末時官至正二品,民國時為特任級官員,相當于清朝從一品尚書品級,是歷代華寧人在外為官官階最高一位,也是晚清云南人在朝為官僅有的兩位督撫之一。他為官之時,多處于國家多事之秋,時局動蕩,風云變幻,但他均能以民為重,以善于清理訴案、緝捕盜匪、興修水利、勸課農桑、興辦教育、注重地方公益建設、整頓吏治及勤政愛民著稱。 劉有光,字謙山,劉大紳侄孫,清代光緒二年(1876年)進士,歷任青浦、江陰、華亭知縣。劉有光生活于清朝晚期,此時內憂外患,他做了二十多年的縣太爺,始終秉持以民為本的信念。根據縣志記載,劉有光在辛亥革命后回到了故鄉,成為華寧有名的鄉紳,后終老鄉土。 張知名,字筱谷,朱家寶外甥。云南政法學校畢業,民國十年(1921年)任省民政廳秘書、科長,繼而任祿勸、蒙自縣長,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繼任省民政廳秘書、科長??谷諔馉幨迹o官回鄉,從此不問政事,潛心書畫研究。 “我將張知名納入古寧州鄉賢的行列,在于他生于1887年,之后一段時間華寧縣仍被稱為'寧州’,縱使他未曾獲得'進士’稱號,但其才情橫溢,實不容忽視?!鳖櫪^偉說。鄉賢精神財富代代傳 明清時期,云南士子外出為官的進士翰林大多都是賢明之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到一處,修政興業,愛民如子,退職后亦能安守底線,恪守本分,劉大紳、朱家寶、劉有光等都是這樣的人。 劉大紳憑著一顆赤誠的愛民之心和廣博的學識,為百姓排憂解難,深得民心。他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和散文家,文采斐然,他的詩詞、散文集《寄庵文抄》三卷和《寄庵詩抄》三十卷曾刊印傳世。后人評其詩文曰:“因寄所托,寫性靈、發曠思,言真而情愈深,味淡而旨彌遠,亦杜亦陶、機趣洋溢。”清末民初時著名學者陳榮昌曾高度評價其詩文創作成就,將其稱為“潭西詩派”。劉大紳還是一位著名書法家,其書風古樸淳厚,恰如其人,藝術魅力獨具。 朱家寶為官期間秉持文人士子的高潔品性,他的文學造詣亦深,其作品以文辭見長,詩賦精通,尤其在對聯方面獨具匠心。他在書法上學黃庭堅,深得黃體精神,其字中宮挈領、縱伸橫逸、遒勁瀟灑、起落大方,為清末大家,其書法作品多散落民間,著有《海藏園序》《廷尉天下之平論》等,至今仍為世人所珍視。 劉有光不僅在政務上心系百姓,其文學才華亦不可小覷。他工于詩,著有《暨陽輿頌》《峰泖柳去思集》等,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更透露出他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他的書法總體風格婉麗飄逸,又不失雍容大度,令人贊嘆。 張知名書法技藝精湛,涵蓋真、草、隸、篆、行,其筆觸和舅舅朱家寶一樣深受黃庭堅影響,揮灑自如,秀逸非凡,達到了相當高的造詣。在國畫領域,他尤擅花鳥畫,蘭竹作品尤為出色,構圖巧妙,墨色不多,卻以寥寥數筆勾勒出恬淡雅致的意境,生機盎然。其畫作收入200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文人畫藝術》一書,該書收錄了從明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云南知名畫師197人的321件精品,張知名作品入選可見其成就之高。 “古寧州鄉賢的作品,如同穿越時空的橋梁,讓后人得以感受到他們當年的才情與風骨,窺見他們的內心世界。”顧繼偉說。 顧繼偉懷著對家鄉歷史文化的熱愛,以其藏品為載體,通過展覽、網絡平臺等渠道,傳播古寧州鄉賢的人生故事與藝術特色,讓更多人了解華寧深厚的歷史文化。其中,在“你好華寧·2024”華寧陶旅游文化節期間,一場主題為“滇賢朱家寶辭世百年紀念遺墨展”的展覽,不僅展出朱家寶的書法真跡,也展出了劉大紳、劉有光、張知名等古寧州鄉賢的作品,吸引了眾多人觀展?!斑@次遺墨展通過多種方式,從民間征集并認真分辨真偽,提高了展出作品的門檻,確保大家看到的東西都是真跡。同時,通過展覽讓大家看到華寧燦爛的歷史文化。而作為后代我們應該奮勇向前,奮勇直追?!鳖櫪^偉說。 顧繼偉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古寧州鄉賢的尊重,守護著家鄉珍貴的歷史文化記憶。他希望有更多的平臺展示他的藏品,把古寧州先賢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大家能夠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
來自: 七里山人 > 《華寧縣史料》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靜逸先生《古窯器論》談之華寧窯
靜逸先生《古窯器論》談之華寧窯。華寧窯,古稱寧州窯,因華蓋山和寧壽寺之名,后才改稱華寧窯,當然所產之器就是華寧陶了?,F今的華寧...
華寧陶
華寧陶。
漢萬堂墨寶,值得收藏
漢萬堂墨寶,值得收藏。
玉溪華寧陶至今600多年歷史,聽華寧陶傳承人講述陶器歷史故事
玉溪華寧陶至今600多年歷史,聽華寧陶傳承人講述陶器歷史故事華寧陶,古稱“寧州陶”,有華夏古陶“活化石”之美譽。可謂“五千里方圓有寧州陶器,六百年技藝源景德瓷都”。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工藝品,...
墨寶(敬請收藏)
中國字畫
百家墨寶
百家墨寶 評論這張。
百家墨寶精選
百家墨寶精選。
【文墨丹青】文天祥書法墨寶長卷欣賞
【文墨丹青】文天祥書法墨寶長卷欣賞。文天祥書法墨寶長卷欣賞文天祥 書法墨寶長卷真跡 尺碼約:長908cm. 寬71cm.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