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段關系雙方都過了有用期,落寞是才是最終的結局。 所以一個人常常會失望、會痛苦、會抱怨、會不安,那是因為還心存幻想,在內心里你還是一個天真的人。 拋開人情論人性,直擊交往的最終意義,你才會發現,一切的錯誤都是因為能力的問題。 就像一個員工錯了,會挨罵挨批評;或許嚴重點會扣錢會被辭退。但是一個老板錯了,很少有員工會跳出來說:“老板,你做錯了,作個檢討吧!”。 這個世界是強者的世界,是弱者的牢籠。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不管歲月如何流轉,這是鐵一般的規律。 而所謂的強者,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對別人有用。 所以不必去學會如何去討好一個人,除非那個人對你有用。 相較于討好別人,不如學會讓自己變強,才是一個最正確的做法。 這個我是非常有切身經歷的。當我還很弱小的時候,我提著禮品去一個親戚家,人家愛搭不理,甚至連一杯水都沒有倒,說話更是咄咄逼人,絲毫沒有顧及我的顏面及感受...... 當時我很生氣。但是現在想想,這是非常愚蠢的一種思想,因為我為不值得的人而耗費了感情,牽動了思想,有了非常負面的情緒。而負面的情緒,又消耗了我非常多的時間。人應該自動匹配屬于自己的一切,包括社交;應該主動屏蔽不適合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情緒波動的不利因素。 后來當我強大了。那個親戚來我家,客氣的不得了,對我一頓夸獎,包括我那個喝水的杯子,都被說是非常有品味的選擇。 人的心境就是這樣,當你強大了,你的內心也會變得強大,你會不計較別人的態度。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因為你知道一切都是因為你而投射。而你,才是這所有態度投射而來的最后根源。 所以真的很多時候做很多事,不要想著別人會感恩于你,或者記得你的好。千萬不要那么想,因為大概率是會失望的,你只要想著這件事你應不應該做就可以了。 人生的路就是這樣一點點的慢慢悟、慢慢走,孤獨是常態,迷茫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讓自己變得對別人有用,才是你終身的課題。 所以,親戚也好,朋友也罷......“隨緣、惜緣、不攀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