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心理問題。 比如說內耗、焦慮,抑郁、拖延等等,嚴重的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困難。 其實走出一切心理疾病的秘訣就是:不要臉、不要命。 不要臉 什么是不要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不要臉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指的就是不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看法,只在乎自己心里的感受。 大多數人的心理問題都是來源于太在乎別人的看法。 比如:你想穿一套漂亮衣服,但是又害怕別人覺得穿的不好看,不配,于是又不偷偷換掉了。 別人無心說的一句話,你就聽進去了,一直反復內耗。別人的眼光讓你非常的在意,就像一根刺,深深的刺痛了你的心。 只有當你不在意別人的評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才能夠堅定而自信,不會產生心理問題。 那怎樣做到不要臉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主角思維。 指的就是個體將自己視為生活或某個情境中的中心人物,認為周邊的事情和他人的行為都應該圍繞自己展開。 當我們有主角思維認為自己才是主角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在乎任何人的看法,也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因為我才是主角。 我們的劇本里,我們才是主角,我們想活成什么樣子完全由我們定義,別人只是一個配角,只是我們生命的過客。 當別人在你的劇本里指手畫腳的時候,大膽的告訴他,在我的劇本里,你殺青了。 別人愛咋樣咋樣,別人的批評無所謂,我只要不理他,他永遠不會進入到我的劇本,我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不要命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要命其實是一種勇氣、無畏和對目標堅定追求的態度。 很多人的心理疾病其實就是源于害怕,缺乏勇氣。 比如:考試的時候害怕失敗,工作的時候害怕犯錯。 怕這怕那,畏手畏腳,不敢嘗試,總是在自己的舒適圈,結果導致舒適圈越來越小。 怎樣做到不要命的態度? 心理學有一個定律叫做跨欄定律。 跨欄定律是由阿費列德醫生提出的,指的是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于他所遭遇困難的程度。 具體來說就是人們面前的障礙越高,困難越多,人們跳的就越高,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舉個例子:為什么很多盲人的聽覺、嗅覺、觸覺都比常人靈敏,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所以他們不得不去提高自己的聽力、嗅覺和觸覺。 人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困難越大人的能力也會相應的變得越來越強。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害怕的東西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怪獸。 當你勇敢的往前邁一步,你就會發現那些所謂的問題,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 如果你不去解決問題,那么你就會成為問題。 你怕的東西越多,你遇到的困難就越多,所以不要去怕任何事情,勇敢的去解決它,那你的成長和成就也會越來越大。 當你明白了跨欄定律,你就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來成就你的,激發你的能力。 總結一下: 走出一些心理疾病的秘訣就是:不要臉、不要命。 不要臉就是不在乎任何人的評價,做自己人生劇本里的主角。不要命就是明白跨欄定律,不害怕任何困難。 人生沒有什么過不去,過不去的只是你自己心里的那個念頭,所以直接一點不要臉、不要命。 我是云云,感恩愛閱讀的你! 如果你覺得對你有啟發,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圖片源于網絡,侵權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