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社會活動家的作用 王英鵬 祖父王秉毅先生道:“社會活動家,這個稱號,一般是追悼會上才用的。因為王世祿先生從政從教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有豐富的社會活動經驗且社會關系錯綜復雜,一則他熱心公益事業,二則他關心公眾事務,三則他關注民生民情。由于家族武舉人王大軒鏢局商號生意緣故,為了保障物流順暢,鏢師與弟子,經常與洪門、青幫、哥老會、各地商會組織互換拜帖以識別身份,和國民黨與共產黨所在轄區互通有無,以及民主黨派和社會團體各色人物均有往來,在那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有著廣泛斡旋解決社會矛盾的能力。帶頭捐款捐物、參與社會進步文化運動;旱災溫疫,扶危濟困;外省難民,安置流民;居中調停解決個人與團體或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國家使命,全民皆兵: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參與乾縣民國政府招安工作,勸說土匪以民族大義為重,積極加入抗日救國;參與共產黨統戰工作,勸說國民黨乾縣駐軍團長起義投城;推動社會農業改造運動,帶頭捐地給沒地和少地的農民,促進了社會進步。在王世祿先生追悼會上,縣委、人大、政協領導和社會各界代表,念其功德,被譽為“社會活動家”。 據祖父王秉毅先生講,原來家里有好幾大箱子全國各地的拜帖和交易清單,走不同路線要帶上相應的拜帖以識別身份。有拜貼的路線,說明是自己人,可以安全走鏢;沒有拜帖的路線,需要雙方交換拜帖,才能走鏢;也有走急鏢情況,說明事由先走后補,但通常需要所在轄區有保人,拜貼類似通行證。解放與建國當口,為了不惹麻煩,所有拜帖與交易清單,被付之一炬。 由此可見,社會活動家不是一種固定的職業,只是出于個人對社會事務的關注,所盡的一種社會職責,所做貢獻得到了社會和人民的認可。社會活動家本質是指社會活動家的職責,而非指社會活動家本身,因為社會活動家往往有多重身份,可以是政治家、企業家、畫家、學者,也可以是公益慈善家等。對社會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并有能力解決且積極參與解決社會矛盾,還能為文化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今天,接著上面所說,我們淺談一下,社會活動家的涵義的出處,以及職責與作用。 “社會活動家”用英語說是Social activist。這個概念的本質,是那些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倡導變革或維護社會價值且在社會上積極活躍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在社會活動中,第一套甲方的方案和第二套乙方的方案都無法運行下去時,第三套方案由社會活動家作為中人運行運作,從而有利于保證社會資源的正常運轉。 要搞社會活動,要有社會活動家的素養,要明白社會活動的潛規則,即非正式規則、慣例,通常不公開、不明示,但被廣泛遵守和奉行。比如行為準則、交往方式、職場規范等。遵守社會活動潛規則,對于在社會中取得成功起著關鍵作用、對融入社會以及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具有重要意義。要以自己的行動和言論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同時也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壓力,包括政治風險、安全風險、信任危機等。 社會活動家靠江湖忠義,俠肝義膽。什么是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王世祿先生“單刀赴會”,勸說國民黨乾縣駐軍團長起義投誠便是例子。社會活動家要有大義凜然,不計得失,無所畏懼,不怕犧牲的精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江湖有彎有曲,不是直來直往。江湖潛規則就是人走茶涼,默契散場,不要問,問就是不懂規矩。畏首畏尾,毫無魄力,終無開始,白活一世。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要勇敢,而非魯莽。你要謙遜,而非卑微。懂得了社會的潛規則,你做事會游刃有余,與眾不同,通權達變,遍地開花,花團錦簇,粗中有細,意得志滿,滿載而歸。聰明的人是辦一件事,開拓一段關系,加深一段關系,路越走越寬,因為他深諳價值交換的規矩。社會活動家就是一個愿意和你進行價值交換的高人。 哲學家陳寅恪先生道:“這塊土地、這些人,終其一生,大多所行,不過茍且二字;所謂風光,不過茍且有術;行路坎坷,不過茍且無門?;静贿^如此而已?!笔裁词瞧埱??只顧眼前,得過且過;馬馬虎虎,敷衍了事。這句話告訴我們,人世間,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狡黠。窮人有窮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累。茍且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只有在茍且中不斷地努力和進取,才能夠取得成功和成就。社會活動家,要有了解社會活動的邏輯,要有了解社會環境的本事,要有洞察人性的能力。社會活動家最重要的是,能快速捕捉到有用的信息,透過現象能抓住本質才能解決社會矛盾。社會活動家要有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杠精是做不了社會活動家的。 蘇格拉底道:“未加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边@個時代,不缺笑話,缺真話;這個時代,不缺感情,缺真心。社會活動,有禮有節才不會亂。社會活動家的魅力體現在禮貌與微笑上,能力體現在方法與技巧上,智慧體現在說話與不說上。社會活動家中要懂得退場,看破不說破,是最后的禮貌,真心接受與勉為其難的接受是不一樣的,不留后患很重要,也不要勉為其難,要保持利益平衡。所謂社會活動圈子,植根于利益交換,適當付出,不要讓別人白幫忙,提升自己的利用價值,讓別人需要你,從而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相互成就。人去世的時侯,能來的多是血緣關系至親,也可能有很少社會關系至友。利益消失,親朋好友也就從你的生活中消失。做完好事,就忘掉,記在身上會完蛋,會害了你。學習社會活動家的思想智慧,了解社會活動家的分寸感與邊界感。 未來的文盲不單指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心憂天下,堅持不懈,擅于學習,提高境界。當你真正懂得社會活動家的規矩和職責之后,你便多了一份自信和從容,多了一些從事社會活動耐心與成就事業的底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