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去了一趟曲阜。 ![]() 到曲阜,主要去看三孔(“孔廟、孔府、孔林”)景區,這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雖不是旅游的旺季,但孔廟、孔府里仍然游人如織。 孔廟里的松柏樹,大多非常高齡,掃描樹上的二維碼,可以知道樹的大致年齡。我頗掃了幾棵,六百多歲到八百多歲的居多,最老的一棵,已經近1100年!這些樹,大多老態龍鐘,枝不繁葉不茂,但還堅強地活著。 ![]() 與這些樹相比,人的生命更顯短暫。曹孟德詩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中悲涼之意,今人、古人都能共鳴——“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孔廟中的碑刻頗多,“成化碑”最為知名,許多人寫大字,都描過成化碑貼的。不過,你只要稍微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碑刻大多有拼接的痕跡。為什么會這樣?這些文物的說明牌上卻一字不提。 ![]() ——因為,這是某個“特殊年代”的印記。 文革中,曲阜孔廟、孔府、孔林遭到嚴重破壞。 孔廟的中間開了一條馬路,所謂“腰斬孔廟”;歷代皇帝祭孔的石碑大多被人力或拖拉機拉斷;大成殿里的孔子及四配像都被砸碎。如今我們看到的大成殿里的孔子等人的像,都是八十年代新造的。 孔廟、孔府中包括“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等的各種匾額,被拉到孔林墻外焚毀,就連國務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也被砸毀。 孔林也被大肆摧殘。孔子、孔鯉、孔伋祖孫三代和最后兩代衍圣公孔祥珂、孔令貽的墳墓被挖開,上千塊石碑、華表等被拉倒砸毀。2000 余座古墓被掘,萬余株古樹被伐,曲阜城內孟母林、梁公林、少昊陵、東西顏林等也都遭到人為毀壞。 ![]() 紅衛兵在拉倒孔廟的石碑 我的導游是個五十來歲的大姐,她告訴我們,孔廟里只有兩塊碑沒有被拉倒、砸壞。哪兩塊呢? 造反派在搗毀孔廟的塑像 一是立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的洪武碑,是朱元璋“為祀岳、鎮、海、瀆,免祀雜神,專崇孔子”的御碑。碑文道:“朕奮起布衣,以安民為念,訓將練兵,平定華夷,大統以正,永為治之道,必本于禮?!庇终f:“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為天下師。”當然了,朱元璋尊孔,就是為自己的統治服務。 這塊碑免于被砸的命運,是因為朱元璋出身“貧下中農”,其作為“農民起義領袖”,受到偉大領袖的肯定?!@些造反的紅衛兵,心里明白著呢。 另外一塊沒被砸的是“杏壇”碑,相傳為孔子聚徒授業講學之處?!肚f子·漁父》云:“ 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边@塊碑上的篆書“杏壇”二字,為金國翰林學士黨懷英所書。 ![]() 這塊碑能躲過劫難,則全賴“黨懷英”的姓氏。 我并不是尊孔復古的人,對儒家思想也抱懷疑的態度,但我對文物及其代表的歷史有興趣、有敬畏,我覺得,這些珍貴的遺存是我們民族血脈的一部分。 砸毀大成殿匾額 三孔景區的景點介紹中,念念不忘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參觀者進行教育,這很好,但不應該對歷史的傷痕遮遮掩掩,刻意回避。畢竟,正視傷痛,方能汲取教訓。 避免荒唐事重演的一個前提,是不要有意或無意地抹煞、粉飾那些荒唐事。正所謂,“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