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發滅商后西周建立,在位期間為了鞏固周朝統治,實行了分封制,封貴族、功臣為各路諸侯。并且十分重視農業生產,認為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基礎,還實行一系列措施,為了減輕農民負擔,積極推進先進農耕技術,開墾荒地。不僅如此,他還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還推行禮樂制度,為了使人民在道德和文化上受到熏陶,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規范社會行為,使得周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得以穩定發展。 ![]() 周武王雕像 姬發死后,他的兒子姬誦繼位,也就是周成王。但姬誦年幼,由他的叔叔姬旦輔政。因為姬旦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后人也尊稱他為周公。周公旦攝政后,各諸侯國君主不服,聯合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發動叛亂。于是周公旦出兵征伐平定叛亂,最終武庚被殺。周公旦代理政務七年后,姬誦長大,周公旦將政權歸還,并繼續輔佐他。姬誦在位期間社會安定、經濟繁榮。 ![]() 周成王 姬誦臨終前擔心太子姬釗無法勝任國事,下令將召公奭、畢公高等大臣召到床前叮囑他們要好好輔佐姬釗,希望姬釗能在眾大臣的幫助下成為一代明君。姬誦死后,他的兒子姬釗繼位,也就是周康王。周成王和周康王在位期間,社會平定,百姓和睦,后人把這一段繁榮時期稱為“成康之治”。 ![]() 清人繪周康王 姬釗死后,他的兒子姬瑕繼位,也就是周昭王。姬瑕在位期間,諸侯國楚國經濟發達卻不愛向周天子朝貢,姬瑕無奈只好親自率兵南征楚國。姬瑕首次南征取得了初步勝利,但還未能徹底征服楚國。于是繼續開展第二次南征,但因為氣候問題遭遇了一些巨大打擊,南征失敗,一連二次南征都失敗,姬瑕不甘心,只得開展第三次南征。夜晚姬瑕渡漢水到達楚地,見五色光從紫微星區域穿過,天空中出現五光十色的壯麗景象,征兆不詳。姬瑕征伐結束后率兵返程渡過漢水時,天空又突然暗沉下來,雞和野兔都驚慌亂跑,大軍慌亂之中,乘坐的膠船因為膠液在水中溶解而散架,軍隊遇險全部覆沒,相傳姬瑕本人也在此溺亡。周人怕影響了周王朝的顏面不愿意明說,只說是“昭王南巡狩不返”,把南征說成巡狩,意思是以狩獵為名出外視察。 ![]() 姬瑕(出自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中國歷代名人畫像譜) 姬瑕死后,他的兒子姬滿繼位。也就是周穆王。姬滿在位期間,犬戎的勢力開始逐漸增強,不再滿足只是周朝的諸侯國,開始反叛。姬滿為了應對這一威脅,親自領兵征伐,降服犬戎,得到了犬戎進貢的四只白狼和四只白鹿。但此次出兵征伐也激化了民族矛盾導致周邊少數民族不再向周朝朝貢。除了多次出兵征伐,姬滿還是一位非常喜歡周游天下的君王,他曾乘坐馬車帶著很多絲綢去周游西北各民族部落,借著“巡游”的美名,去傳播周朝威望來使這些部落歸順。但他西行的舉動也傳播了華夏文明,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傳說他乘著由八匹駿馬拉著的車子,西行來到昆侖山西王母的邦國,和西王母宴飲,并送上白色的玉圭和黑色的玉璧,還有一些彩色的絲帛,宴會結束后,姬滿又駕著車子登上山頂,命人在山上樹起一塊石碑,刻上“西王母之山”五個字,還在碑的旁邊親自種下一棵槐樹,作為會見西王母的美好紀念。姬滿見到西王母后樂而忘返。徐國徐偃王趁機造反,姬滿聽說后十分著急,姬滿的車夫造父便為了能盡快趕到,駕駛馬車日行了千里,終于及時趕到平定了叛亂。 姬滿死后,他的兒子姬繄扈繼承了王位,也就是周共王。姬繄扈繼位后,為了解決王朝面臨的財政困境和諸侯不朝的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變父祖兩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轉而裁減軍隊,明法息民,鼓勵百姓生產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不僅如此在對外關系上,還推行和平外交政策,在政治上,廢除了“土地國有,分封臣下”的舊制度,實施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并向土地所有者收繳稅金。但隨著土地的不斷分配和中央控制力的減弱,周王朝的經濟已經開始崩潰,他的改革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西周的危機,西周逐漸開始走向衰弱。 ![]() 姬繄扈概述圖 姬繄扈死后,他的兒子姬囏,也就是周懿王繼位。姬囏生性懦弱,繼位后未能有效的治理國家,反而加劇了西周國力的下降。 姬囏死后,理應由太子姬燮繼位,但是姬燮懦弱無能。于是周共王姬繄扈的弟弟,周懿王姬囏的叔父姬辟方乘機奪取王位,他就是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期間,一心想要復興周王朝,便想在軍事上入手,開辟了一片牧地,讓善于養馬的非子為王室養馬,保證周王朝馬匹的供應。姬辟方覺得非子養馬有功,便賜予他秦地作為封邑,并稱他為秦贏,這就是秦的始祖非子(嬴姓)的由來。但姬辟方還沒有實現振興周王朝的理想,就病死了。 ![]() 姬辟方 姬辟方死后,原來的太子,也就是周懿王姬囏的兒子姬燮被各諸侯推舉繼位,也就是周夷王。他在位期間周王室處于衰弱階段,各諸侯不來朝貢。姬燮曾聽信紀國國君紀煬侯的讒言,在眾諸侯面前烹殺了齊國的國君齊哀公,這一事件不僅震驚了當時的諸侯,也削弱了周王朝的權威。但他在位期間討伐太原之戎,曾取得軍事上的勝利,獲得了大量匹馬,這是西周中期為數不多的大勝之一,也是姬燮唯一的政績。但盡管他在軍事上有一些成功,但他的統治還是沒能阻止周王室的衰弱,各諸侯國開始不再朝貢,甚至發生叛亂。 ![]() 姬燮 姬燮死后,他的兒子姬胡繼位,也就是周厲王 。姬胡天性殘暴,認為自己的父親姬燮軟弱無能,王位才會被叔祖姬辟方搶占好多年。所以他決定樹立自己的威嚴,執行嚴厲的統治措施。姬胡在位期間,推行專利政策,對山林川澤的物產實行壟斷,由天子控制,嚴禁平民任意進山林川澤,斷絕了平民百姓的謀生出路,人民哀聲載道。民間咒罵聲不絕于耳,姬胡便找來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監視國人,凡是議論朝政的人,只要立馬上報,姬胡就殺掉誰。這一舉措引發了民眾的極大不滿和反抗。最終由于姬胡的暴政,民眾忍無可忍發起了暴動,迫使姬胡逃亡到彘地。國人暴動以后,姬胡被迫逃亡,京城一片混亂,太子姬靜年齡又小,況且姬胡還活著,又不能另立新王。于是周公、召公兩位相國共同執政。這種臨時的政體,稱為“共和”。 姬胡在彘地死后,他的兒子姬靜繼位,也就是周宣王,共和時代結束。姬靜登上王位后,依靠周公召公的輔佐,吸取姬胡的教訓,開始重新整治國政,國家又逐步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景象,諸侯開始歸順周朝。但姬靜到了晚年,聽不見忠言,固執己見,硬逼著諸侯國魯國廢長立幼,魯人不服,他便出兵征伐。經過此事件后周天子聲望大減,各諸侯對其不滿,不再聽從王命,甚至公然違抗。姬靜的寵妃女鳩因嫉妒姬靜大臣杜伯的美貌,便誣告杜伯對她不軌,姬靜聽信后,下令殺死了杜伯。姬靜外出游獵時,在車上突然大叫一聲昏迷了過去,幾天后就死了,后世就傳說是杜伯死后復仇用弓箭射死了姬靜。 ![]() 姬靜 姬靜死后,他的兒子姬宮湦繼位,也就是周幽王。姬宮湦在位期間荒淫無道,西周王朝逐漸走向衰亡。重用善諛好利的虢石父為卿,使西周的王朝危機越來越嚴重,沉迷女色,寵愛褒姒,為博取褒姒的歡心,多次故意點燃烽火,諸侯們看到烽火驟起,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急忙帶領兵馬來救,結果發現并無敵情,這一行為削弱了諸侯對中央的信任。廢除了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立寵妃褒姒為王后,褒姒的兒子姬伯服為太子,申后的父親申侯因此對姬宮湦產生不滿。于是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等攻打西周。姬宮湦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連忙下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烽火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因為上次上了當,這回沒有一支兵馬來救。最終姬宮湦被犬戎殺死在驪山下。西周就此滅亡。隨后,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申后的兒子、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繼位。也就是周平王。姬宜臼繼位后為了躲避犬戎的侵襲,將都城東遷到洛邑,標志著東周的開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