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火煎茶候客來,滿堂風雨不須開 。” “柴米油鹽醬醋茶”,喝茶,三五成友,是一件美事。 中國人喝茶的歷史,都能追溯到幾千年前,說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愛好也不為過。 但話說回來,但喝了這么多年,你真的喝對了嗎?有些錯誤的喝茶習慣,不知道你有沒有? ![]() 一 喝茶的“8大”誤區 誤區1:天價茶葉,才是好茶 茶葉這東西,跟其他商品一樣,價格高低受很多因素影響。 產地、品種、產量、工藝,甚至市場炒作,都能讓茶葉身價倍增。 但價格高,不代表就一定適合你。就好比“燕窩雖好,蘿卜青菜也得吃”,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正解:選擇茶葉,要看品質、口感,更要看自己喝著舒不舒服。 別被“天價”迷了眼,理性消費,喝出健康才是王道。 誤區2:不看體質,盲目跟風 茶葉這玩意兒,也分“寒熱”,不分青紅皂白,逮著啥喝啥,那可不行。 綠茶性寒,腸胃不好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紅茶性溫,上火體質的人喝了,容易冒痘。 這就好比“穿衣看天氣,吃飯看胃口”,喝茶也得看體質。 正解:了解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茶。 誤區3:濃茶解酒,越喝越愁 “酒后一杯濃茶”,這可是個大大的誤區。 濃茶里的咖啡堿,會刺激神經,讓心跳加速,加重肝臟負擔。 醉酒后喝濃茶,那真是“火上澆油”,對身體沒好處。 正解:醉酒后,多喝點蜂蜜水、檸檬水,或者白開水,加速酒精代謝才是正道。 誤區4:怕失眠,晚上“一口不沾” 很多人一聽到“喝茶”,就覺得晚上要失眠。 其實,茶葉里的咖啡堿才是“罪魁禍首”。 只要選對茶,不喝太過濃郁的茶,晚上照樣可以喝。 正解:睡前兩小時,別喝茶,或者選擇低咖啡堿的紅茶、熟普。這樣,既能享受茶的滋味,又能睡個好覺。 誤區5:一年四季,一杯茶“走天下” “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這是老祖宗的智慧。 不同季節,身體的需求不一樣,喝茶也得跟著變。 正解:順應時節,喝當季的茶。 誤區6:飯后立馬喝茶,消化“鬧脾氣” 剛吃完飯,就急著喝茶,這可不是好習慣。茶葉里的茶堿和鞣酸,會影響胃酸分泌,影響消化吸收。 正解:飯后半小時再喝茶,這樣既不影響消化,還能促進吸收,一舉兩得。 誤區7:隔夜茶,繼續“續命” “隔夜茶,毒如蛇”,這話雖然有點夸張,但隔夜茶確實不建議喝。 時間長了,茶水容易變質,不干凈,味道也變味了,對身體沒好處。 正解:茶湯最好盡快喝完,別圖省事喝隔夜茶。 誤區8:運動過后,猛灌茶水 運動后,身體水分流失嚴重,這時候喝茶,不僅不能補水,反而會加劇脫水。而且,茶里的咖啡堿還會讓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 正解:運動后,喝點淡鹽水,補充水分和鹽分。等身體緩過來,再喝茶也不遲。 寫在最后 喝茶是一件簡單的事,悅己、賞心。 但前提是我們要喝對、選對茶,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而壞的習慣,錯誤的飲茶方式,只能是損傷身體,得不償失。 希望這篇“避坑指南”,能讓朋友們在喝茶的路上少走彎路,每一天都有茶喝,每一天都日進斗金。 |
|
來自: 培訓班背包 > 《茶道 瓷器 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