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年光緒十六年四月張之洞在武昌都司湖畔創建的“兩湖書院”“新春將至,萬象更新”。今年除夕夜真的是好事綿綿,在與全球華人共賞新年大餐(春晚)之時,意外收到夏明志老師從漢口送來一大份(新年)賀禮,即:1890年7月10日《申報》第十二漫版刊登伯高祖敬亭公等人官職一覽信息和光緒十六年(1890)五月十三日《京報》刊登湖北巡撫奎斌一份呈遞奏折-《鄂撫奎奏 年辨振各紳併案給獎摺》的全錄。 光緒16年(1890年),這年清廷經歷了一系列社會和政治變動,包括與日本的關系變化以及推動的變法運動。這年四月張之洞在武昌都司湖畔創建“兩湖書院”。 光緒16年的主要事件之一是江南制造局工人的罷工。在1890年7月21日,由于新任總辦將工時延長一小時,工人決定罷工。數千名工人堅持到了下午,最終迫使新任總辦同意增加飯錢,工人同意復工。 此外,這一年還見證了燮昌火柴公司的創立。某商人在上海設立了這家公司,初始資本為五萬兩。該公司生產木梗硫磺火柴,原料從歐洲進口,梗木、箱材及紙均從日本進口。公司日產量達二十余箱,后增加至五十大箱,但由于質量不佳,主要銷往江西、安徽等地。 1890年,澧州哥老會也發生了起事。1889年,哥老會首領徐樹堂等人在周家岡開堂放票,聚集力量。當當地團總威脅要上報官府時,廖星階等人在光緒十六年(1890)八月初四日發起了起義,殺害了團總。 還是這一年,清廷在與日本的關系上采取了更為強硬的態度,支持主戰派,這與此前的外交策略有所不同。同時,戊戌變法的籌備工作也在進行中,盡管變法最終并未完全實現其初衷,但對晚清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總的來說,光緒16年是清廷內外交困的一年,既有內部的勞資矛盾,也有外部的國際壓力,這為后來的政局變化埋下了伏筆。動蕩之秋正是朝廷急需用人之際,各地官員不得不盡心用力地維護統治者的利益,這份《鄂撫奎奏 年辨振各紳併案給獎摺》奏折的出現,恰好迎合印證了朝廷(皇上)急于用人的心理;此奏折的掐點出現,更是情理中的事情。 
2025年春晚節目湖北巡撫奎斌(光緒十五年改察哈爾都統,后調熱河都統)《京報》光緒十六年五月十三日“鄂撫奎奏 年辨振各紳併案給獎摺”及譯文全錄) 頭品頂戴、新授哈爾都統、湖北巡撫臣奎斌①跪奏,爲查明湖北省頻年勸捐賑濟並辦理地方緊要事件尤爲出力各紳,懇恩併案給獎,以資鼓勵而勸輪將,恭摺仰祈聖鑒事。竊據漢陽府知府逢潤古稟稱:光緒八年、十三年間,湖北省兩遇災荒,飢民麕集漢鎭,凡數萬人。 該處爲九省通衢,逼近省垣,毗連租界,沿河本多不逞之徒,若飢民無所仰給,暗被勾煽,深慮滋事。維時人數日多,官欵不足,嗷嗷待哺,其勢不可朝夕。賴有在籍紳士劉璘等,見義勇爲,分投勸捐。 但就漢鎭一處論,每次集數不下三萬金,卽由該紳等核實散放。事必窮親,無一口之遺,一文之濫。賑務旣畢,復以次資遣回里,飢民歡呼就道,咸慶更生,地方得以無患者,實惟該紳等勸捐濟賑之力,並能無分畛域,兼募直、山東、江蘇、安徽各省賑捐,分途接濟,事非一次。又漢鎭近數年中,如江堤、河岸、城工各工程此外,尚有常年育嬰、敬節、義塾、粥館各經費,雖藉各紳商衆力同擎,實賴該紳等一手經理,勸集鉅欵,百廢具舉,深裨地方。祗因該紳等好義性成,各欵又皆係民捐民辦,是以遞年以來,未經請獎。 
光緒十六年(1890年)五月十三日《京報》刊登“鄂撫奎奏 年辨振各紳併案給獎摺”全文茲奉恭讀光緒十五年三月十六日《恩詔條欵》,凡鄉紳富民全活貧民百人以上者,咸得據實具奏。該紳等以在籍紳士或迭次勸捐濟賑,全活飢黎,每次皆在數萬人;或勸辦各項工程,地方善舉,自備資斧,實心任事,成案具在,未便沒其前勞。理合擇其尢爲出力者,二品封典三品銜江蘇試用道劉璘,從五品封典光祿寺署正銜李榮光,從三品封典同知銜黃毓瑞、同知銜俞培、舉人大挑一等攺就教職張行簡等五員,稟請併案恩獎。 經臣先後飭據前湖北布政使蒯德標、現署布政使湖北按察使覺羅成允覆查屬實,詳請核奏前來。臣等查湖北省公欵支絀,每遇地方賑務、工務,藉助紳富之力爲多,尤賴勸捐辦事諸人實心實力,毫無染指,素孚忠信,乃期踴躍。上年鄂中水災甚重,奏奉恩準,在本省司道庫儲各項下,兩次共提撥銀十五萬兩,俾資賑撫。臣等以災區太廣,用欵不敷尚多,復援案奏開賑捐,幸蒙俞允。惟是紳富近年景況,亦從前若非藉地方紳董勸諭招徠,於事曷濟?倘歴來辦捐出力各員,得仰荷恩奬榮施,庶有以作其向上之心,而收集腋之效。 查前安徽撫臣陳彞、浙江撫臣崧駿,均將勸捐濟賑各員奏乞奬敘在案。該紳等事同一律,而遞年辦理地方緊要事件,裨益於民生者,蓋非淺鮮。旣據該司等覆查明確,委該紳董中最爲出力之員,合無仰懇天恩,俯準併案給獎,將二品封典三品銜江蘇試用道劉璘,賞給二品頂戴,從五品封典,光祿寺署正銜李榮光,賞給從四品封典,從三品封典同知銜黃毓瑞賞給四品頂戴,同知銜俞培賞給從四品封典,舉人大挑一等改選教職張行簡,賞給國子監助教銜,以資激勸,出自聖主逾格鴻慈。臣等爲期裨賑務,見除將各員腹歴咨部查核外,是不有當。謹合詞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奉硃批:著照所請。吏部知道。欽此。 
1890年71月10日《申報》第十二版【譯文】 頭品頂戴(御賜特殊榮譽)、新授哈爾濱都統、湖北巡撫奎斌跪地奏報,為查明湖北省近年來勸募捐款用于賑濟災荒,以及辦理地方重要事務中尤為出力的各位紳士,懇請皇恩將他們合并案列給予獎賞,以此激勵眾人并勸勉更多人踴躍捐助,現恭敬地呈上奏折,祈望圣上明鑒。據漢陽府知府逢潤古稟報:光緒八年和十三年間,湖北省兩次遭遇災荒,饑民聚集在漢口鎮,人數多達數萬。此地乃九省通衢之地,臨近省城,又與租界相鄰,沿江本就有不少不法之徒,倘若饑民得不到救濟,暗中被煽動蠱惑,實在擔心會引發事端。當時饑民人數日益增多,官府款項不足,他們嗷嗷待哺,形勢危急。所幸有在籍紳士劉璘等人,見義勇為,分頭勸募捐款。 僅就漢口鎮一處而言,每次募集款項不少于三萬兩白銀,隨即由這些紳士核實后發放。他們做事必定深入細致,關懷每一個饑民,沒有遺漏一人,也沒有濫用一文錢。賑濟事務結束后,又依次資助饑民遣返家鄉,饑民歡呼著踏上歸途,都慶幸獲得新生,地方得以平安無事,這實在是這些紳士勸募捐款、救濟災荒的功勞。而且他們能不分地域界限,還為直隸、山東、江蘇、安徽各省募集賑濟捐款,分路進行接濟,并非只有一次。此外,漢口鎮近年來諸如江堤、河岸、城防等各項工程,以及常年的育嬰、敬節、義塾、粥館等各項經費,雖說依靠各位紳商共同努力,但實際上全賴這些紳士一手經辦,勸募籌集大量款項,使得諸多荒廢之事得以興辦,對地方幫助極大。只因這些紳士天生好義,各項款項又都是民眾捐贈、民眾辦理,所以多年來一直未曾請求獎賞。 
光緒十六年五月十三日《京報》如今恭讀光緒十五年三月十六日的《恩詔條款》,凡鄉紳、富民使百名以上貧民得以存活,都可據實上奏。這些紳士,有的多次勸募捐款救濟災荒,救活饑民,每次都達數萬人;有的勸辦各項工程及地方慈善事業,自備經費,實心辦事,相關成例俱在,實在不應埋沒他們先前的功勞。理應挑選其中尤為出力的人員,包括擁有二品封典、三品銜的江蘇試用道劉璘,擁有從五品封典、光祿寺署正銜的李榮光,擁有從三品封典、同知銜的黃毓瑞、同知銜的俞培,以及舉人大挑一等改任教職的張行簡等五人,稟報請求合并案列給予恩賞。 經臣先后責令前湖北布政使蒯德標、現任署布政使兼湖北按察使覺羅成允復查,情況屬實,他們詳細呈請核實上奏。臣等查知湖北省公款匱乏,每遇地方賑濟事務、工程事務,多借助紳士和富戶的力量,尤其依賴勸募捐款、辦理事務的人實心實意、毫無貪占之心,向來秉持忠信,才能期望眾人踴躍捐助。去年湖北水災嚴重,奏請蒙恩獲準,在本省司道庫存儲的各項款項中,兩次共提取白銀十五萬兩,用于賑濟撫恤。臣等因災 區范圍太廣,所需款項仍有很大缺口,又援引舊例奏請開辦賑濟捐輸,幸而得到圣上允準。只是近年來紳士和富戶的境況,也與從前不同,若不是借助地方紳士勸諭招攬,事情怎能成功?倘若歷來辦理勸捐出力的各位人員,能承蒙皇恩獎賞,或許能激發他們積極進取之心,收到積少成多的效果。 查前安徽巡撫陳彝、浙江巡撫崧駿,都曾將勸募捐款救濟災荒的人員上奏請求獎賞,已有先例。這些紳士的情況與之相同,且多年來辦理地方重要事務,對民生益處極大。既然已經由各司等復查明確,確實是這些紳士中最為出力的人員,可否懇請皇上開恩,俯允合并案列給予獎賞,將二品封典、三品銜的江蘇試用道劉璘,賞給二品頂戴;將從五品封典、光祿寺署正銜的李榮光,賞給從四品封典;將從三品封典、同知銜的黃毓瑞賞給四品頂戴;將同知銜的俞培賞給從四品封典;將舉人大挑一等改選教職的張行簡,賞給國子監助教銜,以此作為激勵,這全仰仗圣上破格的鴻恩。臣等為了對賑濟事務有所幫助,除將各位人員的履歷咨文送部核查外,不知是否妥當。謹聯名恭敬地呈上奏折陳述,懇請皇上明鑒并給予訓示。謹奏。奉朱批:照所請辦理。吏部知曉此事。欽此。 
湖北省立醫學院實習醫院大門,兩湖書院原址注: 1.奎斌(?一1893),清蒙古鑲白旗人,杭阿坦氏,字樂山。從一品。光緒八年(1882)擢山西按察使。次年遷布政使,后調直隸布政使。十二年擢湖北巡撫。十五年改察哈爾都統,后調熱河都統。卒于任。 2.張行簡(1835-1906),字敬亭,號腴珊,湖北省漢陽縣柏泉垸子灣(今東西湖區柏泉農場)人。張三異七世孫。15歲入縣學,17歲為廩生,24歲列副榜,32歲中舉。初任水部郎官【工部都水司主事】,不久改任知縣,又改選為蘄水縣學官【蘄水縣教諭】,候選國子監學正【國子監助教銜、蘄州學正】。后棄官退居,以著書立說和教子孫讀書為事。 光緒十六年(1890),張行簡國子監助教銜(從七品)、任蘄州學正(正八品)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行簡舉人大挑一等(知縣)改選教職
|